第十三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B卷 教师版.docVIP

第十三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B卷 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第十三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 鹊桥仙 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也喻指高贵世家。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 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 “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 “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E. 下阕借典故表达劝勉之意,扭转了上阕的消沉忧伤,使全词呈现慷慨高昂的情调。 【答案】CE 【解析】C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诗书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祐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宦之冠服。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祐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E项,“使全词呈现慷慨高昂的情调”不当,“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用了《世说新语》里关于向往朝廷的典故,表达了关切之意和劝说兄弟要“用心读书,积极上进,求取功名”的拳拳之心,并不高昂。 2. 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 (第二问)①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②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 【解析】本题既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又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解答时先答出场景,再分析手法。“从今便忆,中夜谈笑情软”,是幻想的一种情状,写从此以后只能在回忆中想象兄弟到半夜仍在长谈,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小窗风雨”是眼前的实景,而“中夜谈笑情软”是虚写,诗歌由实到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何当”为设想之词,所以“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都是虚写,想象夫妻重逢之时的生活场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 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 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 本诗作者通过对偶回中原故土之际月夜泛舟之境的记写,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屈居金人统治之下而淤积的愤懑之情和抗争之意。 E. 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