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9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配套课件].pptVIP

[原创]2019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配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 马 诗(其五) 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 园(其五)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凌烟阁:在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 24 人画像以示表彰。③若 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马诗》借物抒情,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通 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 得婉曲而耐人寻味。《南园》直抒胸臆,连用两个反问句,表 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痛快淋漓。 (三)表现手法 解题指津 表现手法“四注意”及答题模板 1.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应注意四点 (1)明确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渲染、象征 等。 (2)结合诗意,分析诗中的景物或事物的特征。如陈毅的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用 了象征手法,用青松象征革命者。 (3)联系相关诗句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 (4)规范答题。 2.答题模板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阐明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此手法有效传达出 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举例:(2013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 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释】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 喻指考试得中。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中的虚实手法。词中的“实”: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 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像,是词人主 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想象得到的。例如词中第 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 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 联、结构相同 或相似、语气 一致的三个以 上的句子或短 语接连说出 来。 渲染气氛,强 调内容,加重 感情,节奏鲜 明,语势磅礴, 痛快淋漓。 眼看他起 朱楼,眼看 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 塌了!(孔尚 任《哀江 南》) 作者用“眼看他”组成 的排比短句,把描写点集 中在“楼”上,用紧承相 连的 “ 起朱楼 ”“ 宴 宾 客”“楼塌了”,雄辩地 表明了荒淫腐化和亡国 之间的必然联系。迫促的 节奏表达了愤激之情。 设问 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 法说出来。 开篇设问,带 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 人回味。 问人间谁 是英雄? 有 酾 酒 临 江,横槊曹 公。(阿鲁威 《蟾宫曲》)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 领起下文。 (续表) 名称 说明 作用 例句 赏析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 物来代替所要 表达的事物。 借代有部分代 整体、具体代 抽象、用特征 代本体等。 语言简练含 蓄。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以 奇代凡,以事 代情。 知 否 , 知 否?应是绿 肥红瘦。(李 清照《如梦 令》) 诗中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 “叶”和“花”,写叶的 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 词人伤感的情怀。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 表达确定的意 思。 加强语气,表 达强烈感情, 激发思考。 江东子弟今 虽在,肯为 君 王 卷 土 来? ( 王安 石 《 乌 江 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 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 引人深思。 (续表) 典题示例 (2016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 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 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 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