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的临床应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根汤的临床应用 经方医学模式具有规范化的特点,思维简洁,应用简便,值得推广。我万分崇拜医圣张仲景,学习经方,尤善用葛根汤,葛根汤及其类方、合方的使用占每日处方量三分之一强。兹此介绍经验如下: 1、方药组成 葛根60-90-120-300克,麻黄5-10-15-30克,桂枝或肉桂10-15-30克,赤芍15-30-60-90克,甘草10-15克,生姜15-30-60克,大枣15-30克。 2、用法:煎药机足水煎取,煎煮时间约30-60分钟,自动分装,每包200毫升,日三服,用于急危重症时可超大剂量使用,可小量多次频服。 3、功能主治 表里双解,通阳化气,养阴生津,活血通络,缓急止痛,补虚和中 4、适应病证 太阳病经证、腑证,太阳阳明合病,涵盖着感冒、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脑动脉硬化及脑梗塞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视网膜阻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神经性头痛、病毒性心肌炎、神经性耳聋和眩晕、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迟发性运动障碍、输尿管结石、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颈椎腰椎退行变、不孕症、闭经等,侧重于表里同病或者实多虚少的各科疾病。 5、应用指征: 遵从六经病“病、脉、证、治”辨证论治原则,本方证辨证属于太阳病或太阳阳明病,有以下特点: (1)症候:头痛、发热、颈项强、肩胛痛、腰背痛、头晕、头昏、关节痹痛麻木、手足冷、易疲劳、耳鸣、耳聋、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力欠清、鼻塞、流涕、腹泻、肥胖、或者检查有末梢神经循环不良、血压异常、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等,或病证特征吻合太阳经、阳明经循行路线的所有病变,具备其中之一项或数项者; (2)脉象:双寸脉独见浮或弦,或左、右寸部单侧浮或弦者,或左右寸、关、尺三部六位脉象呈现阶梯状即从寸、关、尺依次出现从高到底或由强到弱的脉象特征者。 综合(1)、(2)分析,病机符合上下不通、左右不利,气机升降失调,血气上逆或下降,太过或不及,阴阳失调甚至阴阳厥逆,阳盛阴虚,病症不分科属,均为本葛根汤的应用范畴。 6、处方来源 本方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方组成及用法: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涉及应用的条文有三条: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 (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7、方证主治分析 (1) 君药葛根的药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 “ 葛根, 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据原文分析,可获许多启发: 味甘平:甘平之味近于食品,无怪乎现代把它当保健品开发; 主消渴:提示可润燥生津除烦,消渴之证,多饮易饥,饮不止渴,与现代高血糖者表现类似。 身大热:提示可退烧,可解表散热;呕吐,由胃气不和所致,止呕吐,可和胃,提示可 畅气机; 诸痹:风寒湿杂而为痹,痹则不通,治诸痹,提示可通络,可调畅经脉血气; 起阴气:提示可升发阳气,和阳助阴; 解诸毒:凡毒皆可解,毒之义甚广,药毒、食毒、内毒、外毒等等,凡毒皆可解,后世认为尤可解酒毒;代谢综合症形成的机理主要在于食毒蕴积,故葛根必用。 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葛谷,葛根的果实,止泄泻,年代越久远的越好,也许葛谷不易找到,故张仲景治下利也只用葛根。 葛根在现代有两类,一为干葛,一为粉葛,用途相混,距张仲景时代真伪难分,但本方证强调只用干葛,粉葛堪当食用佳品。 现代分析葛根的化学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葛根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缺氧和抗氧化作用,对多种脏器细胞有保护作用;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有解痉、解热及降低血糖作用;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2 ) 臣药麻黄的药证 《神农本草经》记载:“ 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山谷” 现代认定麻黄的主要功用主要有四:1、发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肿,4、散阴疽、消症结。麻黄药效剧烈,从古至今均认为“麻黄、细辛不过钱”,害怕麻黄的毒副作用。其实细辛的毒性反应,只限于散剂中,水煎剂中小剂量、甚至超大剂量使用并不明显。这种惯性思维,认定麻黄是发散风寒药,而仅仅用于辛温发汗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