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理解性默写题汇编(二)
(1)《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 , ” 两句,展现出一幅老幼生活安宁、人人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李商隐《锦瑟》中“ , ” 两句拢束全诗,表明作者到老珍重这份感情,但当时已然是凄迷难辨。
(3)李煜《虞美人》中“ ”一句.以水喻愁.写出了词人满腔的幽愤。
(4)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 ”
(5)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 ”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作者对刘裕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赞叹。
(8)《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因为外界评价而兴奋或颓丧。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
(10)《赤壁赋》中,作者从侧面描写朋友箫声和歌声悲凉的句子是:“ , 。”
(11)《蜀道难》中引用秦国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 。”
(12)李商隐《无题》中“ ,夜吟应觉月光寒”一联,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推己及人、从自身相思愁苦揣想出对方凄苦愁怀的情感。
(13)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也”之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无所待状态的三句是“ , , ”。
(14)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15)在《师说》中,韩愈提出新的“师道”思想,其中“ , ”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16)在《雁门太守行》中,“ ”一句描写城内的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显示了军威和气势。
(17)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辩证关系。
(18)韩愈《师说》是一篇赠序,文中点出“赠序”这一文体特点的一句是“ , ”。
(19)李商隐《锦瑟》以“ , ”两句起兴,引发感慨万千。
(20)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国家灭亡经常有其内外因,这两句分别是“ , ”。
(2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 , 。
(22)《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 , 。
(23)《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具体描述了自己从师向学的过程后,用 句做了概括。
(24)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表现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25)庄子在《逍遥游》表达“风聚集的力量不雄厚,它承载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的意思的句子是“ , ”。
(2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 , ”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
(27)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但绝不能放弃提升自己的品德。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8)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2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赢得仓皇北顾”的结局。
(30)《蜀道难》中通过攀越蜀道之人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蜀道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