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心理学》彭凯平 王伊兰.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序 第一部分 挑战篇 第一章 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第一节 跨文化沟通的界定 第二节 跨文化沟通的特点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的社会场景 第二章 学习跨文化沟通的必要性 第一节 国际化的需求 第二节 自我的超越 第三章 什么是文化 第一节 文化是生活方式 第二节 文化是历史传统 第四章 文化与心理 第一节 文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第二节 文化是人类的行为标准 第三节 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性 第二部分 障碍篇 第五章 语言障碍 第一节 语言的跨文化差异维度 第二节 语言和人类行为 第三节 语言的跨文化词汇差异 第六章 沟通风格的障碍 第一节 高情境和低情境的沟通文化 第二节 沟通风格的文化差异 第七章 认同感的障碍 第一节 社会认同感理论 第二节 认同感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认同感的心理后效 第八章 文化心理的障碍 第一节 行为的异同 第二节 情感活动的异同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三部分 技巧篇 第九章 影响的技巧 第一节 影响的过程 第二节 影响的两种途径 第三节 下意识的影响 第十章 说服的技巧 第一节 说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 说服的要素 第三节 说服的技巧与原则 第十一章 发现自我 第一节 自我的意义 第二节 自我与文化 第十二章 理解他人 第一节 理解社会观念的差异 第二节 理解时间观念的差异 第三节 理解人格观念的差异 第四节 道德观念的文化差异 第四部分 行动篇 第十三章 对话的艺术 第一节 如何开始对话 第二节 如何倾听对话 第十四章 非言语沟通 第一节 非言语沟通的类别 第二节 接触文化和非接触文化 第三节 个人空间的文化差异 第十五章 跨文化的冲突解决和谈判 第一节 跨文化的冲突解决 第二节 跨文化的谈判 第十六章 如何宣传中国文化 第一节 误区的超越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宣传之道 第三节 如何进行敏感问题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彭凯平 王伊兰 序 每年,我都会把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美国研究生派到中国来,每 次当他们在中国待了几个星期后回到美国时,他们都会很高兴的来找 我,并且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确很惊诧,之前他们对中国有着太多的 误解,他们说“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实际的经历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是 否是由他们的政治偏见所导致的呢?我们能否将这些差异完全归结于西 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呢?事实永远比简单的推测复杂得多。我相信我 的学生应该是比较具有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的,相对于一般美国民众来 讲,他们对西方媒体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事实上,他们应该是对中国相 当友好的人士,要不然也不会跟随我这样一个美籍华人心理学家从事跨 文化心理学研究。为了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也经常鼓励和要求他们去 搜寻和阅读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变化的文献和文章。他们也经常 从我所订阅的中国书刊及从中国大使馆所给予的材料中了解许多有关中 国的现状。但是,这些宣传材料并没有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我的 这些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像中国人不太关心或者是根本不 知道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当然这一结论是不全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中国政府和普通 民众实际上非常关注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为什么我们的努力和工作没 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沟通效果?这就是这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宣传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从极左式的、一 厢情愿的灌输和傲慢的、仇视性的沟通方式,变成相对轻松、公平和理 性的沟通方式。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沟通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外 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他们的沟通风格缺乏足够的了解。从中国社会发展的 要求来看,我们跨文化沟通的能力、知识和技巧从总体上还是不能令人 满意的,还不能够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对应。 我的研究生们的经历反映出一些中国人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 所经常遇到的令他们困惑的问题。首先,那些承担着宣传中国文化重任 的官员、学者和使者,他们自己本身对中国文化可能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和相应的知识。我们似乎除了京剧、长城、功夫、熊猫、中医、风筝、 灯笼等中国文化元素之外,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让人感兴趣和着迷的文化 元素了。其次,他们几乎完全忽视当前的国际审美潮流,将所有其他国 家的观众和听众当成是“爱国的海外老华侨”。因此,很难与国外主流社 会找到沟通的接口。最后,我们很多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工作都是由政府 行政部门来负责的,由于害怕出错,对外宣传方式就特别容易变得僵化 和平庸。当小心谨慎、不犯错误成为行动的目标和准则之后,任何有新 意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举步维艰。某些对外宣传人员甚至还 以民族主义和斗争的态度来进行跨文化沟通,这种方式彻底地丧失了中 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爱、礼貌、包容、智慧和诚恳的精神。 作为心理学家,我们认为跨文化沟通的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