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名校课件——中药药理学总论.ppt

中药药理学名校课件——中药药理学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 第五章 解表药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七章 泻下药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一章 温里药 第十二章 理气药 第十三章 消食药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九章 开窍药 第二十章 补虚药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第二十三章 外用药 第一章 绪 论 中医药基本理论 概念: 现代科学方法 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研究内容: 20年代初20~40年代,主要进行了单味药的初步药理研究,如乌头、当归、延胡索等。但经费短缺,研究条件差,人员少,且很少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进展缓慢。 50~60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推动了实验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70年代复方药理研究蓬勃发展。 80年代后,国家对中药药理学不断重视并将其列为中药专业的必修课,出版了《中药药理学教科书》。中药药理学不断发展丰富起来。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四、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五、对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 酸味药:单酸味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 单涩味主要含鞣质 甘味药: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 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苦味药: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 咸味药:主要含碘、钠、钾等无机盐成分 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环境因素 1. 品种产地 2.采收与贮藏 3.炮制 4.制剂与煎煮方法 5.配伍和禁忌 生理状况 病理状况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地理条件 气候寒暖 饮食起居 家庭条件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 5.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6.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 一.目的意义 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内涵 创制新方和开发新药 剖析复方配伍关系 二.研究方法 1、整方研究法 2、拆方研究法 一、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须与证的研究相结合 二、中药分类对比研究 三、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四、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 五、重视中药的毒性研究 六、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理教研室 中药药理学 总论 各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三章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理气药 温里药 消食药 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药 安神药 平肝息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 收涩药 驱虫药 外用药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安全性评价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现代研究资料不多,主要是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和观察。 补中益气汤 治疗子宫脱垂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归经的现代 研究主要从与药物的 药理作用和药动学的 关系进行研究。 1. 归经与药理作用 的关系 2. 归经与药动学 的关系 第五节 对中药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1. 急性毒性反应 2. 长期毒性反应 4.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3. 过敏反应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一 药物因素 二 机体因素 三 环境因素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作用特点 及研究思路 第一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 第三节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