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演讲韩毓海
韩毓海: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我只讲了三个故事 XX-10-XX:14:13 分享至: 【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韩教授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曾出版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人间正道》等。在此次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韩教授用三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用故事打破谣言,用故事打动人,并将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文为韩毓海教授发言稿,经作者授权观察者网独家发布,特此感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 同志们、朋友们: 我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我只是马克思的读者,谈不上是马克思的研究者。 感谢朱善璐书记和北大党委对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强力支持。感谢于鸿君教授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我不能代表中文系,但此时此刻,我想起我们中文系的两位前人:邓中夏,1916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被杀害时年仅36岁。伍中豪,1932年考入北大中文系,他是比林彪更年轻的红军纵队司令,战死时年仅25岁。 邓中夏和伍中豪,他们的名字大气磅礴,都有一个中字。 此时此刻我想说: 邓中夏和伍中豪两位前辈,你们安息吧! 我们伟大的北大前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你们安息吧! 感谢所有在逆境中坚持马克思的事业的人们,对于我个人而言,尤其要感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和美国奔驰标准出版集团,你们把我关于马克思的小书以英语和瑞典语出版。 我还要再次感谢中国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的领导,感谢我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副总领事张美芳,感谢你们在今年五月纽约国际书展上,为一本中国人写的马克思的书站台。 《少年读马克思》英译版封面和封底 我谈一下我写KarlMarxForYoungReaders这本小书时的一点感想。 说老实话,写这本小书给我带来的最为深刻的感受其实是:马克思是不可解的。当然,这不是指他的学说和思想不可解,在当今世界上,无论赞成他还是反对他,人们实际都已经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把全部人类活动描述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而这种思想正是马克思所发明的。 所谓不可理解的,其实是马克思的命运,是马克思的故事。而且,它不仅是不可理解的,更是令人震惊的。 马克思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姨妈和姨夫创办了著名的飞利浦公司,他23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娶了一位男爵小姐——特里尔政府枢密官的女儿为妻,并成为《莱茵报》实际上的主编。那时,他的 朋友都是达官贵人,在他眼前,灿烂的个人前程如平坦的大路一般展开,沿着这条平坦的大路,年轻的卡尔·马克思博士,他本来应该成为“马克思爵士”、“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最不济也会成为“马克思教授”。 但是,令人震惊和不解的转变的就发生在这一刻,从那时起,马克思仿佛是突然之间就抛弃了他应得的荣华富贵,从此开始了40年的流离失所、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革命和斗争。等待他的命运是一贫如洗、儿女夭殇,昔日家产万贯的富家子沦为了求乞者,风华绝代的贵族小姐,为了一口面包不得不反复典当祖母的婚戒,而这个伟人生活中最大的奢求,竟然是在工作的间隙能够偶尔睡一下,1883年3月14日,他就是这样在办公桌前睡着了——但却是永远地睡着了。 理性和经验完全不能解释马克思的命运,不能解释马克思仿佛是自讨苦吃的选择,唯一能够解释这一切的,是他在17岁时一篇作文里所说的咒语般的话,他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的,也许是他在23岁时写下的博士论文中令人震惊的发现:知识不是来自经验,也不是来自理性,因为知识,就来自凝视他人的目光,倾听他人的呼吁,并立志为他人做些什么。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自25岁起的人生是失败的,是全然走了下坡路,但是,如果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情况却全然不同了,如果从人类的角度来说,马克思25岁之后的人生才开始攀登光辉的顶峰,他的一生是伟大的,马克思25岁之后的人生可谓光辉灿烂。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嘉宾,我在这里要说的其实是:马克思的命运、马克思的故事,之所以从个人角度是不可解的,就是因为马克思的一生,代表着、象征着“人类”神秘而震撼的命运,而马克思最为特殊和值得我们记住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相一致。 什么是人类的命运呢? 康德在谈论人这个物种所独有的禀赋时说: 这种情形永远都是令人惊异的:以往的世代,仿佛只是为了后来世代的缘故而在进行着他们那艰辛的事业,以便为后者准备好这样的一个阶段,使之能够借以把大自然作为目标的那座建筑物造得更高;并且唯有到了最后一代,才能享有住进这座建筑物里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