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的小鸟之歌.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情境教育,就是给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动想像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   这是我心中的小鸟之歌。   ——李吉林   在北京金色的秋天里,我们在宾馆里见到了李吉林。   她依然是神采奕奕,充满活力,难怪有人说李吉林就像一团火。   如今已经66岁的她,是当上了外婆和奶奶的人,但却自称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交谈之间,我们常被她特有的那种质朴和坦诚所感动。   她的理论创建与教学实践,处处闪现着生命的活力与创造的激情,她的人生因为情境教育而美得如诗如画。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李吉林出身贫寒,父亲病逝得很早。   因为穷,在她的记忆里,童年是灰暗的,没有色彩、没有欢笑,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但是她说,造物主是公正的,把想像同样赋予了穷孩子,在她心中同样有着美丽的童话。   她常常和邻家的孩子端上小凳,在院子里做小先生的游戏。   她总是要第一个当小先生。   她幻想着当一名老师是多么快乐和有趣啊!正因如此,初中毕业时她选择了读师范,1956年,李吉林以22门5分的全优成绩走出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被分配到女师附小,也就是现在的南通师范二附小,从此踏上了始终令她魂牵梦绕的为师之路。   李吉林喜欢儿童,很自然地要研究儿童。   初登讲台不久的她开始了朦胧的思考和最初的探索。   1958年,年仅20岁的李吉林小荷初露,被江苏省教育厅抽调去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现在回忆起来,她憨笑着说当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1962年,她又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参加有名的常州会议,那是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教育家吴天石亲自主持的江苏省小学语文座谈会。   李吉林在座谈上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得到吴天石的赏识。   但随之而来的文革使28岁的她,遭到无情风雨的摧残,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的梦想被彻底打碎了。   风雨过后,李吉林已近不惑,她说在那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她始终记着普希金的诗句心憧憬着未来。   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儿   1978年暑假里的一天。   天高云淡,炽热的太阳让李吉林心中更加热乎乎的。   她走进校长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对老校长说我想从一年级教起。   老校长很不解你不是一直3-5年级这样教着的吗?干嘛轻车熟路不走呢?   李吉林态度坚决。   在改革的春风吹遍大地的时候,看到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她实在坐不住。   她想另辟蹊径,一切从头开始。   她近乎哀求地对校长说您就支持我吧!我一定会努力的!   暑假后,李吉林带上了一年级实验班。   她终日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快乐中,她渴望学到新的东西,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为孩子挣脱束缚。   她说谁能想到十年风雨后,我还可以无拘无束地站到讲台上。   面对生机勃勃的教育的春天,她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整天忙个不停,学生占据了她的心灵。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获得了外语情景教学的信息。   她十分敏感,便产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联想到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   她便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情境教学实验。   为了实验的需要,她半夜起身,孤身一人赶在黎明前到达看日出的观察点,进行实地设计;为了让孩子学好仿生学的课文,观察活鱼,她端着盛水的盆上市场自己掏钱买鱼;为了让孩子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练习写作文,她顶着烈日,到田埂、沟边寻找老黄牛、大水牛……她带着孩子们在庄稼地里帮农民拔萝卜,和孩子们一起数玲珑古塔的飞檐下叮当作响的风铃,领着孩子们一起看中秋的满月怎样从小河那边冉冉升起……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大大增强,情动而辞发。   他们学会了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心中想说的话,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孩子的美文,让李吉林不断地感受着惊喜。   为了让孩子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李吉林又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将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蕴深远的教学情境中。   在美、智、趣的情境中,孩子们活泼的天性、纯真的情感随着他们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过程,一起萌发出来了。   李吉林说没有童心,当不好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老师的辛苦,哪有学生的快乐。   为了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她自己拿起钢板、铁笔刻油印,印发给孩子;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她自己动手做教具,画画;为了追求教学的完美境界,她常常几易教案……李吉林的课堂教学让孩子美不胜收,热烈的学习情境,让课堂常常进入沸腾状态,孩子忘我了。   下课了,竟不肯下课;写作文,下课了不肯搁笔。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评价说真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们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1983年,第一轮实验结束,李吉林带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