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五十九集)【管晏列传】【篇#8231;绪馀】.docVIP

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五十九集)【管晏列传】【篇#8231;绪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五十九集) 蔡禮旭老師 2011/3/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1-059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好!我們「管晏列傳」裡面提到管鮑之交,也提到晏子面對一位賢者,一位剛認識的朋友,對待朋友的態度。我們來讀一段《說苑》裡面,曾子談夫子與人相處的風範,七十一頁。 【曾子曰。吾聞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 我曾經聽夫子談到三句很寶貴的教誨,而我自己還沒有能做到。『未之能行』,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曾子謙虛,一種是曾子念念不忘要趕緊把它落實。我們很熟悉《論語》當中曾子的一段話,也是我們立身行道很重要的一個態度,「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每天自己的本分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盡忠職守;「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誠信待人,凡出言,信為先;「傳不習乎」。「傳不習乎」,第一、夫子教給我的教誨我有沒有做到;第二、可能他們也在教學,我教學的內容有沒有盡力去領會,進而把它傳下去;第三、我是教學的人,我自己有沒有先做,才傳給學生。「傳不習乎」,有幾種意義在其中。當然在這裡曾子是反思夫子曾經給我三句這麼好的教誨,我還沒有能完全落實。所以學習的態度,很珍惜老師的教誨,不敢忘懷。 【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夫子見到人家一個善行,肯定他這個善行,然後他以前所有的不是,都不放在心上。所以感覺夫子很容易相處,因為處處都看人家的好,肯定人家的好。這句話也給我們反思,我們不能倒過來變成見人之一惡而忘其百善,幾年交情,人家做得很多很好的,就一件做不好,就看他不順眼,就不想理他,這心胸就太小,不能容人家之過。而且夫子這樣的態度會讓身邊的人很受鼓舞,我這麼多錯,孔老夫子都能包容,我才這麼一點點善,他這麼肯定、這麼鼓勵我,我不能讓老人家失望,我要趕緊加油。所以要隱惡揚善的處世態度,這是我們讀完了要效法,專記人家的善跟人家的優點、人家的恩德,人家的不是絕不污染自己清淨的心。第二: 【夫子見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 見到人家的德行,見到人家的善行,就像自己做的一樣高興,隨喜他的善,叫見人之德如己之德。沒有絲毫的嫉妒心,都是肯定、效法、學習人家的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這裡是提醒我們,人的心中一定要去掉嫉妒心,嫉妒心是很大的煩惱。一嫉妒人,在這些賢德之人身上就學不到東西,而且嫉妒心繼續發展還會嫉賢妒能,排斥、對立這些賢德之人,甚至還陷害,這造的罪孽就很大。我們曾經講到一段話,不知大家有沒有印象,「進賢受上賞」,為團體、國家推薦好的人才,受上天最豐厚的賞賜。就像鮑叔牙的後代十幾世都是名大夫,因為鮑叔牙心胸寬大,不嫉妒管仲之能,為國舉才,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蔽賢蒙顯戮」,嫉妒賢才,障礙賢才為團體、國家服務的機會,很快會遭到上天的懲罰。我們曾經舉過李斯,他是宰相,可是他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最後沒多久的歲月,全家都被殺戮,蒙顯戮,兒子跟著他一起被腰斬。所以嫉妒心一定要去掉,障礙自己的道業,還會造很大的罪孽。《弟子規》裡面,「見人善,即思齊」,都是去掉我們的嫉妒心;「人所能,勿輕訾」。 【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 夫子聞到善的教誨,看到善的德行,他必定,這個『躬』就是親自,「躬親行之」是把好的教誨自己先落實、做到,體悟很深了,然後再去教導、引導他的學生。夫子是做到再說,是聖人。不是學了一堆道理,自己沒做就先要求別人做。因為他自己做了、感悟的這些寶貴經驗,一定能成就學生,甚至於少走彎路。『能勞』是為了成就弟子,他是非常用心以身作則,然後自己身先士卒,自己好好落實,再把這些寶貴的感悟來利益他的學生。其實我們今天在學校落實《弟子規》,推展《弟子規》,學生如何得最大的利益?坦白講就是這一句話,老師躬親行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跟《弟子規》相應,孩子潛移默化當中都學會了。 我曾經在馬來西亞遇到我們夫子的後代,他說他沒讀過《弟子規》,可是他第一次讀,從頭讀到尾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他小時候家裡裡面的情景。他說他所有的叔叔、伯伯、長者都是這樣做的,孝的部分,都是這樣對奶奶、對爺爺的,您說他學過沒有?在表面的經典上,他還沒有正式讀過《弟子規》,但是從小整個養成的處世心態、習慣,都來自於潛移默化的家教。所以一個教學者也要效法夫子,教誨都是自己努力先去做到的這分精神。 【夫子之能勞也。夫子之不爭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學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 曾子最後總結,夫子處世當中這三方面的一種涵養、行誼,他自己再提醒自己還沒做到,要趕緊效法。 我們再看回來「管晏列傳」,下一段: 【晏子為齊相。】 晏子為齊國宰相。 【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 晏子出門。『御』是駕車的馬夫,他幫晏子駕車,他的妻子剛好從自家的『門間』,門縫,『窺』是偷看,他的丈夫不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