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四公乡九年制学校2014届九年级政治教科版知识背诵提纲.doc

仁寿县四公乡九年制学校2014届九年级政治教科版知识背诵提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寿县四公乡九年制学校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背诵提纲 姓名_________ 目标_________ 本科考试分数为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怎样认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P3: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外国纷纷前来学习。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 3、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②国家的落后 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4 \* GB3 ④长期的闭关锁国。结果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族精神举例。革命年代: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是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和奋斗由于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都失败了;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发强。 4、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100多年来,四大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都没有成功,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5、归纳出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1)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就没有中国初步的繁荣富强。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4)p17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5)p17树立忧患意识 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为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思想上,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行动上:我们应该努力泥塑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为家长建设献计献策。 ③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 自我答问: 五千年文明、百年抗争、新中国成立,这些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试举四例说明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青少年担负着新时代的什么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小康三步走: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以1980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有什么新特点? 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源泉: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