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长春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下册记承天寺夜游.ppt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背景介绍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suì
qǐn
zǎo
xìng
读准字音
停顿划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照进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高兴、愉快的样子
想到
到
于是
睡,睡觉
共同,一起
院子里
散步,漫步
释词检验
门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交叉错杂
原来是
清闲的人
只是
而已,罢了
形容水清澈透明
释词检验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句验收
月色照在庭中,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
中仿佛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研习课文
描写庭中月夜景色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研习课文
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简短语言概括。
记承天寺夜游
记叙
描写
抒情
——寻伴夜游
——庭中月色
——月下感叹
从课文第一部分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承天寺中庭。
我(苏轼)与张怀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天庭中。
知识拓展
古人有不少咏月的佳句,你能写出哪些来?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被贬之人。
探究理解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身临其境
皎洁、空明
PPT课件
16
(3)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3.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表现出作者当时“有职无权”的境况,有一种落寞悲凉之感。这里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清闲之人。
(2)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旷达乐观的心境。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
乐观豁达、旷达。
一、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A
二、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
三、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上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Happy New Year!.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Have a Drink.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Let's Play Football.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Review 1.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Our Favourite Sports.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Teacher.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Our Holiday Plans.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Review 2.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The Water Journey 1.ppt
- 义务教育重庆大学出版社三年级起点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The Water Journey 3.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