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之食疗膏方.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未病之食疗及膏方 ;2、治未病的含义; 《素问·刺热篇》: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经·逆顺篇》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 1.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何也?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 2.唐·孙思邈:强调“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3.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专论,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丹溪心法》:“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4.清·叶天士:提出“ 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 ; ■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传统疗法”;■什么是膏方; ■什么是膏方; ■膏方、汤方的比较 ; ■膏方的渊源 1.起源于汉唐:膏方在我国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起于汉唐,《黄帝内经》中有豕膏、马膏的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大乌头膏、猪膏发煎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等共40多部,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2.流行于宋朝:宋朝膏剂已很流行,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圣济总录》栝蒌根膏,这是膏方治养结合的先河。 3.成熟于明清:明宏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在宫廷十分盛行,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 ; ■膏方的种类 膏 方 ;膏方的基本成分; ■三、膏方的制作工??? ;膏方制备全过程 ; ■膏方的特点 ; ■四、膏方的处方原则 1.辨证施膏,整体调理 专业医生所开具的膏方,一人一方,一方一膏,针对性强。 不同人群,因年龄、性别、劳逸、起居环境、禀赋等而有体质上的差异。 医生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病情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诊查与辨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膏方又称为个体化的保健品。 ; ■膏方的处方原则 2.扶正补虚,调治兼施 明清以后,膏方应用逐渐偏重于补益养生,其次才是在慢病调控中的应用。 补益药物是膏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膏方处方中的主体君药。 祛邪药物是膏方的次要辅助部分,是医生兼顾患者或客个体的既往病史及现病史,在补益的基础上配伍理气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结消积等祛邪疗疾的药物。 ; ■膏方的处方原则 3.健脾开胃,动静结合 膏方中补益药是其主体,但大多补益药物属味厚滋腻的“静药”,再好的膏滋药,如果脾胃功能差、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起不到补益作用,还会产生积滞不消、助湿生痰、气机壅滞的副作用。 在膏方组方配伍中,应考虑选用芳香健脾,助运开胃,理气化湿之品,这些药属于“动药”,即胃动力药,动静结合,以促使膏方的消化吸收。; ■膏方的处方原则 4.开膏季节 主要是根据膏方的用途决定: 1.养生进补膏方,冬季服用:服用时间多由冬至前一周至立春结束。冬天为封藏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所以冬令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2.慢病调理或治疗性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有慢性病需要服用膏方者,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不必拘泥于冬季。; ■进补原则 ·胃以喜为补 ·寓通于补 ·药补不如食补;; ■五、膏方的服法及注意事项 膏方的服用方式 噙化:亦称“含化”,将膏方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含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冲服:取适量膏方,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服下。 调服:胶质粘稠难化的膏方,可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 ■膏方的服用时间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 ~60分钟时服药,调理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 ~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心肺),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3.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 ~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膏方宜睡前服。 4.空腹服:《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