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摩尔的政论纪录片风格研究-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迈克尔摩尔的政论纪录片风格研究-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PAGE 10 PAGE 10 1 导 论 纪录片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其他形态影视作品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具有其他 形态影视作品无法取代的社会记录功能。从直接宣导式到新纪录电影,虽然纪录片的 创作手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有别于电影的核心没有变,那就是尽可能还 原世界的客观现象与人类的主观感受。正因为纪录片非虚构地解释历史、记录现在、 预测未来,真实的原则使纪录片常常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连格里尔逊都说 “纪录片”这个称谓只应“留给高层次的影片使用”。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流通渠道的拓展和创作思维的扩散,国际上涌现了一大批 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其中有的以让人折服的画面取胜,如《迁徙的鸟》、《家园》、《微 观世界》;也有以掷地有声的解说词取胜的,如《难以忽视的真相》、《地球公民》、《战 地摄影师》;当然也有以深不可测的题材取胜的,如《时代精神》、《生于妓院》、《科伦 拜校园事件》。可见拍摄和剪辑技术的精进,挖掘力度的深入,以及全球化市场的运作 都已经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暴露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 中国纪录片在世界上的默默无闻。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纪录片经历了一个迅速的成长期,走完了外国纪录片 8 近八十年的历程。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纪录片导演,他们在国内纪录片的创作思 想、创作理念、创作模式上都做了大胆尝试与积极创新,如贾樟柯、段锦川、张以庆、 周兵、陈为军等,也国际上获得过大奖,但是丝毫无法掩饰我国纪录片产业整体的衰 弱,具体体现在题材的单调、创作手段的单一,叙事内容的老套、保守,尤其是其中 关注时代热点和反思社会问题的题材并不突出,所取得的社会效应也相当有限。 两相比较之下,国外优秀纪录片完美的叙述方式,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剪辑,巧 妙设置的悬念,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利润回馈都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要研究国际上的成 功范例,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现年55岁的迈克尔·摩尔一向以大胆 抨击美国社会的弊端而见长,他于2002年拍摄的呼吁枪支管制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 保龄》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和戛纳55周年特别奖,该片是46年来惟一进入戛纳 电影节竞赛单元的纪录片,并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为史上最佳纪录片,同时获得了全 美215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于2004年上映的反思伊拉克战争的纪录片《华氏911》则是 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总共创造了1.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且荣获第57届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大奖;2007年的《医疗内幕》更是再度席卷北美各大电影节,并再次成功的创 造了2449万美元的全美票房记录。去年9月他的最新力作《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在美国国内上映,以这次打击全球经济的次贷危机为题材。迈克尔·摩尔创作的纪录片 一直都以对事件的敏感洞察和强烈的使命感著称,而且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 主观烙印,从1989年的处女作《罗杰和我》开始,经过十年左右的摸索和磨合,他的 作品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总的来说,迈克尔·摩尔平衡了自身追求 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尺度,捕捉了时代的漏洞和伤痕,用其自成一派的政论风格吸引了 世界范围内各种人群的目光。而这恰恰体现了政治纪录片深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虽然,他明显的新纪录电影痕迹和浓厚的政治倾向也带了巨大的争议,但正如国际纪 录片协会常务理事桑德拉·鲁赫所说,“他是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守护者,他的所有片子 都能让你开始对你以前忽略的事实开始反思”。1 1 2 政论纪录片的理念溯源 纪录片的类型种类繁多,有题材上的不同,实现手段的不同,播映渠道的不同, 历史流派的不同。按照现有的纪录片类型学,迈克尔·摩尔的作品是以时政事件为题材 的表述行为式纪录片,同时代表了新纪录电影这一新的发展潮流,我们可以进一步从 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提炼其属性,即政论纪录片。不难看出“政论片的品格是选择 重要社会性题材,以主题为中心,叙事说理融为一体;画面素材广征博引,不受时空 限制;大量使用评论语言,剖析论辩自由驰骋;旗帜鲜明,导向明确,充分发挥认识 功能”。2最初的纪录片并不具备这种关注人类社会活动的功能,这一重大突破出现于 20世纪初。 2.1 源于格里尔逊式的政论功能 格里尔逊式是世界纪录电影之父(英)约翰·格里尔逊创立于 1929 年的一种纪录片 模式,也有人称之为“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从电影观念来讲,格里尔逊热爱电影作为 大众媒介的功能,超过了电影美学,他提倡纪录片要关注现实。 格里尔逊在《纪录片的首要原则》中说到,“在一个充满迅速变化和活力的世界上, 一个打造自然的锤子比一面举向自然的镜更重要”。3他提出纪录片的目的不仅在于记 录,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功能。他把电影看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