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6例分析.docxVIP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6例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46例分析 作者:薛明学,马玉新,白海平,李增生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颅咽管瘤46例。术前对临床表现、影像检查进行分析,经额下或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结果 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8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提高肿瘤本身和肿瘤壁的全切除率,达到保护视力,改善内分泌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目的。首次手术应尽量全切。 中国编辑。 【关键词】 颅咽管肿瘤;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craniopharyngioma with microsurgery and evaluate its After the analysis of preoperation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examinations,patients with craniopharyngioma were operated on with microsurgery through subfrontal approach or pterion The symptoms and the signs in 1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resection and inones who underwent subtotal resection, were improved to different degrees. No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Treating craniopharyngioma with microsurgery improves total removal rate and tumor wall total resection rate, ameliorates patient’s sight and endocrine function, and cuts down the various relative complications. Craniopharyngioma should be completely resected in the first operation. Key words: craniopharyngioma; operative approach; microsurgery 颅咽管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全年龄组颅内肿瘤的%~%。在儿童鞍区肿瘤中,颅咽管瘤约占50%左右[1]。虽然大多数颅咽管瘤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从临床治疗的效果看,结局却不容乐观[2~3]:存在术后易复发,手术全切除困难,对毗邻重要结构损伤大,常遗留严重并发症,使之结果呈恶性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属颅底外科难治性肿瘤。我们对1995年1月—XX年3月收治的46例颅咽管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内分泌检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8~53岁,平均28岁;病程1~11年,平均年。 临床表现 以视力、视野改变,颅内压增高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其中46例患者73只眼睛视力低于正常,其中45只 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平片显示38例有蝶鞍扩大表现,17例鞍上或鞍内有钙化斑影像。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CT和MRI扫描检查,显示16例肿瘤直径2~cm,为中型;23例肿瘤直径4~cm,为大型;7例肿瘤直径cm,为巨大型。按肿瘤所在部位可分为单纯鞍上型13例,鞍内合并鞍上型24例,鞍上合并三脑室旁型9例第6期 薛明学,等。有24例肿瘤经视交叉前方间隙或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向前及前外方突出致视力损害,13例呈现向前下压迫视交叉部。30例向后突出达脚间池致颅内压增高,18例出现脑室轻、中度扩大。 手术方法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显微外科操作技术,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性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别采用常规额下或改良的翼点入路。经额下-翼点联合入路具有较广阔的显露范围,将常规翼点入路切口上端向上延伸跨过中线,可以充分显露视交叉前部及侧部,13例患者采用此种入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6例瘤体较小主要以第2间隙即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增大为主者,采用常规翼点入路,12例患者肿瘤突出于颈内动脉前、后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