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新刻韵学大成》看明代丛书刊刻一现象
笔者在今年作诗韵 研究 的时候,无意中见到明代《格致丛书》本《新刻韵学大成》。该书前十二卷名为《新刻韵学大成》,后有《文会堂诗韵》五卷。因研究的需要附带对此书作 文献 功课,在汇集、查找各种资料的时候逐渐发现了一些明代刊印丛书极不好的风气,现从《新刻韵学大成》为开端以求教各位老师、前辈。 一 笔者所见到的《新刻韵学大成》题济南李攀龙编辑,钱塘胡文焕校删。 李攀龙,字于鳞,济南人。以诗名于时,著有《沧溟集》、《古今诗删》等书,时人称之为“后七子”。《明史·文苑传》:“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荐,擢陕西提学副使。……隆庆改元,荐起浙江副使,改参政,擢河南按察使。”李攀龙还有一部韵府类的书,名为《韵学大成》,该书共十二卷,又称《古今名家韵学渊学大成》,唐顺之校正。这部书主要是为了学者作诗检查韵脚,查索故实而编撰的。按平水韵编次,同时注了《广韵》韵部,每韵之字首列切语,次释字义。“其下随按类罗列辞藻,而后汇集诗料,举凡古人诗章,其韵脚有所列字者,皆为搜辑。” 李氏此书与王世贞《韵学全书》体例略同,为清代《佩文韵府》的先导。“援引博洽,实足为作文者检查之资,然于古今韵脚之分合,反切等呼之审辨,尚茫然无所知也。” 《四库全书》对李氏此书在韵藻上的评价很高,这应该归功于李攀龙所倡导的古文作诗。因为李氏在作诗上要求尽量的和古文相印合,而且也是身体力行,虽然其诗被当时很多学者笑为迂腐之作,但是李氏对于典故、章句方面的功底却因其文学上的主张要比同 时代 其他诗人、学者扎实、深厚。 胡文焕,明万历至天启间人,字德甫,一字德父,号全庵,一号抱琴居士,钱塘人,明代书坊主、藏书家,同时也是位词人、戏曲家。胡氏为明代较有名的坊肆老板,刻书达百种之多,其总店名“文会堂”,设在杭州;分店名为“思莼馆”,在金。胡氏刻书以丛书闻名于刻版界,除《格致丛书》外,还有《寿养丛书》、《胡氏粹编五种》等。胡文焕把他出版、刊刻的很多书籍都归入《格致丛书》当中,该书所收均为古今考证名物专著,包括名物、训诂、文学、 艺术 等书,其中以明人著述为多。因此书随刊随印,成书种数各本不同。该书手写上版,写刻工致,书中收有很多珍函、秘册,文学价值颇大,流传至今,为我们保留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新刻韵学大成》十二卷,只有上下平声,无上去人。目次按平水韵编,上下平声各为六卷。正文每一韵字下除反切、释义外,还有包括该韵字的诗文举例和“韵藻”。因其只有平声部,所以在选材范围上不仅和《佩文韵府》相去甚远,即便是与前代阴时夫的《韵府群玉》相比也略显逊色。 对于《新刻韵学大成》,《四库提要》有些介绍,“旧本题李攀龙撰,分韵隶事,惟有上下平声,盖仅备律诗之用,庞杂弇陋”。因为年代的关系,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四库提要》中的“旧本”指的是哪个本子,是胡文焕校之前,还是李氏原本,抑或伪托之作。我们只能从《格致丛书》本《新刻韵学大成》本身来找一下线索。胡氏在该书的序言中这样记载: 《韵学大成》一书,其有裨于诗家。盖将籍其事类,而非藉其韵也。故有韵而无事类者,余尽削之。且非独韵之为,然即诗料亦尽削之。削之者,以其无所藉也;而藉之者,无以长其心思,入其化域也,乃若《韵府群玉》也者。事复备于此者也。苟不切于诗家之籍,弗录矣。反韵宜录也,然而又非诗家之恒体,弗录矣。 夫事不贵多,而贵切;体不贵备,而贵恒。此余《韵学事类》所由作也。事类独挺,检阅必利。宁不更为有裨乎?并此而忘之者,斯又诗家之神矣。故藉此者,必至于忘此而后可。 从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胡文焕收录李攀龙的《韵学大成》时,做了四个方面的删除。一是“有韵而无事类者”,也就是只有韵字而没有“韵藻”的条目,胡氏删除了。二是“非独韵之为,然即诗料亦尽削之”。三是“不切于诗家之藉”,弗录。这个指的应当是个别的“韵藻”,或是诗文的举例,胡氏认为不符合诗人作诗引用的惯例,而删除的。四是“反韵宜录也,然而又非诗家之恒体”,弗录。 经过胡文焕编辑修改过的《新刻韵学大成》变得面目全非,其学术价值大大打了折扣。书中有很多韵字没有给出反切,而且当中没有任何的 规律 可寻,想必是胡氏认为这些字并非为作诗常用的。或者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从宋代的《广韵》到明代的《中原音韵》,几百年过去了,语音发生了变化,胡氏自己也拿捏不准,而且胡文焕本人的音韵修养不太高明,这一点从他编的《文会堂词韵》当中诗韵、词韵的混淆就可窥一二。清初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说:“胡文焕《词韵》,三声用曲韵,而入声用诗韵,居然大盲。” 胡文焕认为编写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