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ppt
临床诊断:口吃 [俗称结巴] 诊断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符合口吃的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讲话的特征为频繁地重复或延长声音、音节或单词,或频繁出现踌躇或停顿以致破坏讲话的节律。 一般性轻微讲话节律障碍在童年早期很常见,在童年晚期乃至成人也可长期存在,但很轻。只有当严重程度足以妨碍讲话的流畅时,才能定为一种障碍。 1.口吃俗称“结巴”,是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种言语发育问题,以言语节律异常、讲话不流畅、讲话中间反复出现停顿为主要特点。口吃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害羞、焦虑不安、紧张、容易激动的情绪反应,和主动性差、上课时怕发言、怕被提问、与同学交往少、孤僻等行为特征。 2.口吃分良性口吃和慢性口吃。 良性口吃是指到青少年期或者青年期后口吃会自行消失,言语流畅性达到正常状态。 “良性口吃”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模仿行为 (2)精神创伤 (3)大脑功能单侧化异常 慢性口吃: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能自行痊愈的一类口吃。 慢性口吃的发病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 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两种现象: 口吃儿童家族中,患口吃的人数要比一般人群多。 通过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单卵双胎两人同时患口吃的可能性要比双卵双胎两人同时出现口吃的可能性高得多,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口吃一定遗传给子女或者子女的口吃一定来自于父母。 治疗与干预 在对口吃儿童提供咨询帮助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采用“中性忽视”疗法:当孩子出现言语不流利或者轻度口吃时,应采用“中性忽视”疗法。 2. 要有好的讲话习惯和氛围:不模仿口吃者讲话,不催促儿童讲话,讲话气氛要平静、富有鼓励性。 3. 树立自信:可利用唱歌、朗诵、读外语时言语节律正常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即所谓“唱着说”治疗。 4. 矫治训练:可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采用: (1)放慢节律,延长声母发音时间。如“我一是一男一孩”,要说成“w一o shi nan hai” (2)控制言语速度。 .5心理支持:给口吃孩子以支持,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增强自信心。另外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同伴会因口吃而嘲笑患儿,它会在无形中打击患儿讲话的积极性。 对患儿的理解、尊重是更大的支持。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一、引起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原因 (三)日常作息时间的改变 稳定的例行作息时间可以让儿童知道及预测何时该做何事 动静结合 告知儿童你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一、引起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原因 (四)集体教育机构的活动安排不合理 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时间太长 刺激过渡 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些什么? 一、引起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原因 (五)情绪沮丧 如 感觉无法控制自己 觉得自己无能 认为自己不被认可 ……… 面对儿童的情绪沮丧,你该怎么办?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一)吸吮手指或啃咬指甲 1.诱因 生理反射 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2.矫治 分散注意力 克制后给予鼓励 消除使孩子苦闷的因素 ·················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二)过度依赖 1.诱因 父母过度照料 情感遭忽略 2.矫治 父母端正养育态度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三)不遵守指令 指学前儿童常常会为反对而反对的行为 “第一反抗期” 1.表现 2.矫治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四)偷窃 指学前儿童在既无客观需要,也不明确的动机下,随便拿走别人东西的行为 1.儿童偷窃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2.矫治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五)发脾气 指学前儿童因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剧烈哭闹、尖叫、屏气发作、打人、摔东西、打滚甚至撞头等表达怒气的行为 1.诱因 2.矫治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六)攻击性行为 指儿童遭受挫折而情绪沮丧,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扔东西、抢夺别人的东西及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的行为 1.表现 2.诱因 3.矫治 视频:幼儿园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七)习惯性阴部摩擦 指儿童反复用手或其他物件摩擦自己外生殖器的行为 1.诱因 2.表现 3.矫治 二、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 (八)爱告状 指儿童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些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 1.诱因 2.矫治 二、儿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上海市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梳理与题型精讲(含解析).docx VIP
- GB51164-2016 钢铁企业煤气储存和输配系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y系列电机介绍.docx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x
- 2025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笔试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卷).docx VIP
-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解读.pptx
- 2025年纪委监委专项遴选笔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工程力学 课件 1.2约束和约束反力.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