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地区水稻适宜节水模式与节水潜力-农业工程学报.PDF

鄂北地区水稻适宜节水模式与节水潜力-农业工程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3 卷 第 4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3 No.4 2017 年 2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eb. 2017 169 鄂北地区水稻适宜节水模式与节水潜力 1 2 ※ 1 3 4 刘路广 ,谭君位 ,吴 瑕 ,王丽红 ,曹俊龙 (1.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0 ;2.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 3.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4. 长渠灌溉试验站,襄阳 441000 ) 摘 要:研究作物需水规律、探寻适宜节水模式对缓解农业用水短缺十分重要。该文基于长渠灌溉试验站 2009−2013 年 的水稻灌溉试验数据,分析了浅灌、中蓄、湿润 3 种传统灌溉模式下水稻的需水规律;运用率定后的 ORYZA_V3 模型模 拟了 30 a (1981−2010 年)不同灌溉模式、不同灌溉下限以及不同灌水定额等多种情景下的水稻生长,对比分析了水稻 各生育阶段腾发量、耗水量、灌溉定额、灌水次数、产量以及水分生产率在不同情景下的差异;通过模拟典型年不同受 旱情景下的水稻生长,对比分析了各生育阶段不同受旱程度对水稻腾发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灌模式相比, 湿润模式下水稻年均产量增加 2.7%、灌溉用水量减少4.2% ;中蓄模式下水稻产量减少2.3%、灌溉用水量减少 1.1%;湿 润模式优于浅灌、中蓄模式。分蘖期的灌溉下限低于 90%能减少水稻腾发量 47% 以上,其他阶段的灌溉下限低于70%时 能减少水稻腾发量 10%以上;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受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综合考虑节水、降低田间管理难度、确 保粮食产量等因素,提出了鄂北地区的适宜灌溉模式:蓄水深度为 60 mm,返青期保持薄水层,黄熟期水层自然落干, 拔节孕穗期、乳熟期可中度受旱(灌溉下限为饱和含水率的 70%~80%),分蘖、抽穗开花期可轻度受旱(灌溉下限不能 3 低于饱和含水率的 80%);灌水定额为30~40 mm 。该适宜灌溉模式可为鄂北地区至少可节水 1.68 亿 m ,具有巨大的节 水潜力。研究结果对指导鄂北地区水稻灌溉用水和明晰节水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灌溉;腾发量;模型;ORYZA_V3 模型;节水潜力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4.024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7)-04-0169-09 刘路广,谭君位,吴 瑕,王丽红,曹俊龙. 鄂北地区水稻适宜节水模式与节水潜力[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4): 169-177.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4.024 Liu Luguang, Tan Junwei, Wu Xia, Wang Lihong, Cao Junl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