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抑郁症患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我是一名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这个行业,在中国兴起得很晚,加上人们普遍对心理问题缺乏自查能力,所以这并不是个讨喜的行业。 而我最初,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跟病人的接触当中,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参加了医院的心理课程培训,走上了心理诊疗这条路。 必须要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真的非常难,逻辑力,洞察力,理解力都必须要远超常人。丰富的社会阅历对心理医生来说,也是个大大的加分项。 从业这些年,我接触了许多类型的病人,最令我感到头疼的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暂时治好的多,永久治愈的少,有人会反反复复很多年,甚至有些抑郁症患者到死也没有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壹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多从事和艺术相关的工作,为了追求艺术上的造诣,他们将自己长期沉浸在某种情绪里面,比如愤怒,悲伤,厌世。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他们想要得到的灵感。 我几年前曾接诊过这样的“患者”,是一个学美术的学生。 第一次接诊时,我就看出他并没有得抑郁症。但是进门之后,他的妈妈就一直跟我描述他在生活中的反常行为,认定他患上了抑郁。我知道,如果我直接下结论说他很健康,她不会相信我。 思索了一下,我便以治疗为由,把他的妈妈请了出去。 当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时,我通过聊天和他建立了信任关系,然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回答很简单,说是为了画出有艺术性的作品。 听到这里我有些无语,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期间我和他聊了很多关于艺术的话题,当然我的中心思想始终围绕着两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来自于生活中切身体会的喜怒哀乐,而不是无病呻吟地模仿别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的情感才有冲击力。 由于时间有限,我和他的聊天匆忙结束。我当着他妈妈的面给他开了一点药,其实只是普通的维生素片。 后来,他的妈妈又带他来复查过几次,每次我都会跟他聊聊最近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当然,为了让妈妈安心,我每次都会给他开一点“药”。几次下来,他的“病”也就“治愈”了。像这样的病人在生活中其实不在少数。有的可能是缺少家人的陪伴,有的可能认为自己的存在感太低,所以才出此下策。 这类病人,我习惯称之为伪抑郁症患者。 贰 抑郁症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轻中度患者根据情况,可以先进行心理疏导。但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配合药物治疗。 我从业以来接触的第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是一名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 我对他的第一感觉是,他可能做过严重的亏心事。当时是已经快到夏天,可是他全身上下除了眼睛耳朵双手以外,全都捂得严严实实。 进门之后,他没有直接走到我对面的病患椅上,而是站在原地,迅速扫视了一圈,然后将门“吧嗒”一声反锁了。我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更加确定他有严重的负罪感。 还是老一套,先通过正常地聊天建立信任关系。他说自己以前是一名大车司机,后来总是失眠,而且越来越严重。他来的时候,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在确诊他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之后,我继续深入,问他为什么有这么重的负罪感。 刚开始他不肯说,我反复跟他声明,心理医生有为病人保密的义务。他这才说出了原因。两年前他出过一次车祸,撞飞了一个骑电车带着孩子的女人。 当时他可以刹住车子不压过去的,但是想着儿子还没结婚,如果对方落个残废,光是赔偿高额的治疗费,自己这个家就完了,还不算其他的后续治疗等等。 想到这里他一脚油门踩了下去。 保险公司支付了大部分的赔偿金,他没受什么影响。但是好景不长,从那天以后他就天天做噩梦。几个月后,因为严重的睡眠不足,和对事故的恐惧,无奈之下他只好卖掉了车。 听到这里我觉得这个人挺可恨的,两条生命在他的一念之间,压成了肉泥。 可恨归可恨,但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必须帮助他。我给他开了一些助睡眠和抗抑郁的药物,叮嘱他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第二次见他,他还是那个状态,只是精神好了一点。这一次我只是劝他去自首,并没有给他开药。我告诉他,那场事故是他的病因,如果不坦白,谁也治不好他的病。 最后一次见他是两个月之后,他和他媳妇一起来的,也没戴帽子口罩之类的,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他告诉我,明天他就去自首了,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谢谢我,让他明白了人活着其实并不是单单地活着,也明白了做坏事可以骗得过别人,却永远也骗不了自己。 那次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我相信他会去自首,我也相信他的病会慢慢好起来。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相信他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叁 人的情绪就像一架跷跷板,虽然会摇摆震荡,但总有一个平衡点。如果过多地活在负面情绪里,人就容易失控。 哪怕这个人是心理医生也不能例外。 蓝姐是通过同事小张找到我的。 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