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导学提纲(1).docVIP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导学提纲(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 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法指导】 1、文字概述与图像紧密结合,培养阅读古文献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随历史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探究学习潜质。 2、分析西汉前期社会背景,探究封建统治的政治需求;探究“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导学流程】 【导】 【思】【议】【展】 一、从“无为”到 “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经济状况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订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什伍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订农民的赋税标准)。 ——《汉书》 (1)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政治体制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何种地方行政体制,(2分)导致怎样的后果?(2分)汉武帝为避免这一局面的重蹈覆辙,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3分) 治国思想 材料三 (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史记·曹相国世家》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年怎样的治国理念。 思考:实施“无为”政策的其他因素? 2.“有为” 经济状况 材料四 至武帝之初七十余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除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国库中的粮食新的压着旧的),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4)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经济政策 材料五??至汉武帝时,因长期对匈奴战争,财政十分困难,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于是他断然采取了废止盐铁自由经营、代之以国家专营政策。……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购置当地土产,转运到外地牟利。 (5)根据材料五,指出汉武帝时期贸易政策的特点。(2分)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产生的影响。(6分) 政治制度 材料六 汉武帝元鼎二年?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后来汉武帝颁布,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 规定:如果正妻无子,则除国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王位。武帝元鼎五年突然检查诸侯王的祭祖贡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免黜了大批王侯爵位。 材料七 汉武帝时的,《左官律》规定:如果诸侯犯罪,为诸侯服务的官员要连坐。《阿党法》规定:中央给诸侯派傅相等官,如果诸侯有罪而傅相没有举报,则傅相有罪,重至弃市。《附益法》规定: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并帮助诸侯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有罪,重者弃市。 (6)根据材料六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6分) (7)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有哪些特点?分析这些措施对西汉政治有什么影响。(9分) 思考:实施“有为”政策的其他表现? 【堂测堂练】 1.“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2.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 “道统”。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对杨维桢的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杨维桢认为“正统”与否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统 B.杨维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