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内阁制度发展南昌大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明代内阁制度发展南昌大学 摘要: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胡惟庸,独揽政事,然由于 政务实在繁杂,朱元璋虽能却力不从心,故置殿阁大学士协助理政,此时 内阁的地位只是皇帝的秘书,遵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而已。闪阁的正式成 立,始于成祖。此后,内阁经洪熙、宣德年间地位逐渐提升,嘉靖之后, 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至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内 阁权力达到巅峰,俨然与宰相无异,甚至超越宰相。 关键词:内阁;权力制约;权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8. 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 (2017) 001-000-01 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经典架构屮的丞相制度为历朝历代所承 袭,直至洪武十三年著名的“胡惟庸谋反案”爆发,明太祖痛下决心,废 止丞相制度,为说服臣工,朱元璋给出的解释是“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 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汉、唐、宋虽有贤相,然 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令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 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庭总之”,这段话也被写在我国的历史教 科书上。不得不说,废丞相这一做法足以彰显太祖的雄才伟略,是其才智 与魄力的综合体现,但是,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按照他自己的才智所设的, 并非适用于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子孙自小生于深宫,长于深宫,并不具备 驾驭这一制度所要求的条件,于是他??只能用原木只作为秘书顾问的殿 阁大学士,以裁决天下事。因此,才有了后来的“票拟”之制,才有了权 倾朝野甚至架空皇帝的内阁。 当然,朱元璋所设的“内阁”并非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内阁。据明史记 载,太祖时期内阁大学士之下不得设置任何官属僚佐,内阁大学士本人也 不过是五品小官,仅能遵命办事,不得干预各机关的事务,不得参署诏令, 更不得以部门或个人的名义发出任何指示命令,各机关奏事也不许关白内 阁。可见,当时的内阁完全是一个辅助性的办事机构,所谓大学士也不过 是一些与皇帝比较接近的文书工作人员而己。 内阁的正式成立应当始于成祖朱棣,我们知道,成祖并非是以和平的 方式登上帝位的,而是以武力“清君侧”,从而由藩王跻身皇帝位,他由 封地北平移主南京,当然政权不稳,另外他对朝中人事并不明了,于是不 得不任用私臣佐理政务,而私臣参与理政最简便的方式当然就是以“大学 士”的身份入阁办事,据明史记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 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同入直、并预机 务”。[1]由此可见,成祖所用之人,均出g翰林,他们的官秩均不超过五 品,此时的内阁成员,还只是近臣,而非“重臣”。 明仁宗洪熙年间至宣宗宣德年间年间,情况发生了进一步变化,这段 时期内内阁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仁、 宣两朝存在三位“三朝元老” 一一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当然, 这三位都是真正的贤臣,能臣,由他们组成的“三杨内阁”兼具前朝旧臣 元老的地位以及熟谙政务的特点,于是年轻的皇帝将很多政务交给他们办 理,由此内阁的权力逐渐加重,此时的明朝内阁己经与唐代的政事堂极其 相似了。 明英宗正统年间,是大明重大的转折点,此后的列位帝皇几乎都是荒 怠懒惰或宠信宦官的人,有的甚至20余年不上朝,理所当然的,国家的 日常事务全部推给了内阁办理,内阁的地位借此进一步提高。明世宗以后, 由于其数十年如一H的消极怠政,A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此 时的大学士被称为辅臣、阁老,首席辅臣则为首辅、元辅,为进一步提升 内阁权柄,此时的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衔,以提升其地位。需 要清楚的是,此时的内阁大学士虽然己经类似于过去的宰相,但是仍与宰 相有差别。因为内阁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最高行政机构,六部也不是它的下 属部门,內阁仍带有皇帝私人秘书、顾问的性质。但是随着內阁权力的不 断增大,内阁作为一个部门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于是自明中后期开始,内 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这些尚书有的还加太保、太傅、少保、少傅衔, 政治地位极高,后来内阁大学士又按地位高低顺序分为首辅、次辅、群辅, 首辅“俨然汉唐宰相,特不居丞相名耳”。[2]于是夏言、徐阶、高拱、张 居正等一大批名留青史的权臣出现了,他们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 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到此,太祖永远废除丞相的宏愿事 实上被完全破坏了。 内阁大学士,何以由近臣渐渐变成大臣? 其原因之一为体制的需要,明史记载“成祖特命吏部、凡内阁诸臣考 满,勿改他任”,“帝尝召缙等曰:尔七人朝夕侍左右,联嘉尔勤慎……因 各赐五品服……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坪,缙等入谢,帝曰: 代言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联,稗益不在尚书下也。” [3]由此可见,由 于皇帝的需要,内阁大学士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在最初就不下于各部尚 书。 其原因之二也很容易理解,内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