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原理;第二章 认知过程;第一节 注意;二、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
概念: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分散(分心)。;2.注意的广度
概念: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知识经验等。
;3.注意的分配
概念: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首先,同时并列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达到了自动化(技术)的程度;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有联系的活动便于分配。;4.注意的转移(万事开头难)
概念: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
影响因素: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同时,注意的转移还与个体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分配。;5.注意的紧张性
概念:指心理活动对一个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
影响因素: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兴趣、稳定的个人爱好;疲劳、厌倦则削弱注意的紧张性
沉浸其中,无法顾及其他事情;三、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第二节 感觉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的刺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接受身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感觉的
种 类;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受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1、后像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
视觉的后效叫做视觉后像,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灯泡)与负后像(补色)。
视觉刺激的强度与注视的时间增加,后像出现的可能性增加,持续时间也较长。;2、感觉的适应
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适应。
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适应明显,但痛觉很少有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明适应(1分钟),暗适应(20-30分钟)。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视觉对比。刺激的性质相反而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往往会产生非常突出的对比效应。
联觉:一种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第三节 知觉;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
知觉的整体性(不可能图形)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三、知觉的类型
(一)对物的知觉
1、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
形状知觉
对象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的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都给大脑提供了对象形状的信息。加上以往经验的作用,就形成了形状知觉。
空间上的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等规律易形成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物体在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是主要线索
物体的熟悉性和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影响大小知觉
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空间位置和方向的知觉。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一般是以自己为中心或某些熟悉的物体为参照点。
主要靠视觉定向,也借助听觉。;深度知觉
又叫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平面的二维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图像,并对图像的远近距离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使人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叫做深度线索。
(1)生理线索(肌肉线索)
眼球肌肉的紧张变化
控制双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2)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由于人的两眼相距6—7cm,因此两眼看东西是不一样的,左眼看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右边多一点,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做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最后在大脑皮质的作用下合二为一,就形成了对象的立体知觉或距离知觉。
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3)单眼线索(经验线索)
a.对象大小
b.对象重叠
c.明暗和阴影
d.空气透视(纹路梯度)
e.线条透视
f.运动视差
实际生活中,空间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且依赖于经验中的触摸觉、动觉等的验证。;2、时间知觉
概念: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与空间知觉相比,有不同的特点
时间知觉的个体差异
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来自两方面:外在线索与内在线索;3、运动知觉
是对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