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1.1 美国法律法规概况 美国的联邦立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国会根据美国宪法的授权制定了大量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 各州议会也制定州法律加强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保护 7.1.1 美国法律法规概况 美国国会制定的信息安全法律 : 法律名称 时间(生效或者通过) 《电脑犯罪法》 1987年 《计算机庄严法》 1995年 《国家信息安全法案》 1996年 《爱国者法》 2001年 《国土安全法》 2002年 《反垃圾邮件法》 2004年 《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 1998年 《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 1999年 《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 2000年 《1998年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 2000年 7.1.1 美国法律法规概况 美国的互联网管理机构 国家电信及信息管理局:商务部下属机构,掌握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这是一个直接对商务部长和总统负责的电信信息政策负责的机构。美国没有统一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国土安全部等相关部门:有一定的互联网管理权限,主要依据为《2003年反垃圾邮件法》。在网络安全方面,国土安全部担当核心角色,FCC负责具体政策的执行。 民间机构ICANN:1998年成立,主管互联网、负责路由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和域名的管理。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7.1.2 关于互联网内容管理的法律 互联网内容管理相关的法律包括 未成年人保护 版权保护 垃圾邮件管理 ……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基于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界定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基于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界定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基于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界定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基于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界定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基于互联网的违法犯罪行为界定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案例8-黑客偷裸照敲诈14万被判有期徒刑6年 被告李××家住江西,痴迷网络。用黑客软件侵入了北京某人的电脑系统,窃取其中的裸体照片,以公布照片相要挟,敲诈14万元 2007年判决: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其他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2年11月15日起国务院颁布实施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公安部发布,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互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_.docx VIP
- 统编版2025年专题07 修辞与仿写 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提升试卷.pdf
- 烟气热值计算.xls VIP
- 最新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及FCCA质量技术验厂全套文件.docx
- 升罐乙烯发生器说明书.docx
- 辽宁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收费标准.doc VIP
- 【中小学】上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pptx VIP
- SK水环真空泵说明书.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价值与政策环境研究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有效赋能高中历史教学实践.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