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就《汉字输入法路在何方?》谈:
站在五笔、郑码、二码等巨人肩膀上的罗码
罗 孟
【摘要】:
汉码学术界所公认:输入法应该实现以下四个目标:即易学、易用、规范、通用。易学,即规则简单,易理解,机械记忆量小;易用,即重码率低,输入速度高,同时不需要高强度思维;规范,即编码必须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和语言文字规则,不能与学校教学相抵触干扰文字的正常使用;通用,即不仅能处理常用汉字,而且能处理包括繁体字在内的全部汉字,同时还应尽量适用不同使用者的特点(普通话的水平、方言区的差别等)。吸取五笔、郑码、二码等众码之长的罗码:设汉字所有单体末级部件为字根;字根主要以25个双笔画、5个单笔画块结构组合,名根块调整键盘布局;形为主、音为辅的编码(即字取1、2、末码、音为2码之后的补码),等等。将汉字输入法推向了“易学×易用×规范×通用”的极大值,找到了汉码的正解,将水到渠成地担负起我国汉字技术的“大一统”的重任。
【关键词】:汉字输入法 语言文字规则 形码技术 罗码 汉字技术的“大一统”
前言
有识之士呼吁:为了避免“拼音代替汉字”愈演愈烈、避免汉字“沙漠化”和汉字书写的“遗忘症”,为了使我国自主创新的汉字技术逐步走向规范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轨道,在20多年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应尽早推出科学、实用、为最广大用户喜学爱用的汉字形码技术,形成我国汉字技术特别是汉字输入技术的统一标准,包括高效输入法和普及型的数字键汉字输入法,实现我国汉字技术的“大一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汉字输入难、查字难、提笔忘字写字难的“三大困惑”。提出:应当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大力倡导“爱汉字就是爱国”。建议将符合规范、科学实用的“形码汉字输入技术”的使用,纳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之中。让中小学生,每认一个汉字,就会依形输入,就会依形查字。并且,汉字输入技术的训练和查字法的学习应在国内外同步进行,以此减轻和消除“拼音代替汉字”对我国汉字文化的危害,从根本上改变汉字教学中的“三不会”——会认不会写、会认不会打、见字不会查的局面。
汉码学术界所公认:汉字编码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做到使汉字的输入像拼音文字的输入那样简便的问题。一般认为,汉码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实现以下四个目标:即易学、易用、规范、通用。易学,即规则简单,易理解,机械记忆量小;易用,即重码率低,输入速度高,同时不需要高强度思维;规范,即编码必须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和语言文字规则,不能与学校教学相抵触干扰文字的正常使用;通用,即不仅能处理常用汉字,而且能处理包括繁体字在内的全部汉字,同时还应尽量适用不同使用者的特点(普通话的水平、方言区的差别等)。
★罗码指出:吸取五笔、郑码、二码等众码之长的罗码,三个独创:设汉字所有单体末级部件为字根;“字根主要以25个双笔画、5个单笔画为主块结构组合,名根块调整键盘布局;形为主、音为辅的编码(即字取1、2、末码、音为2码之后的补码)”,等等。将汉字输入法推向了“易学×易用×规范×通用=极大值”,求得了汉码的正解,与汉码学术界所公认的四个目标完全相符,将水到渠成地担负起我国汉字技术的“大一统”的重任。
一、数据说明,罗码大优于打字通
(一)打字通汉字输入法,以“学习易过拼音,速度赶超五笔”,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重点推广。
1、打字通指出,拼音致命的缺点是难用难打。问题有七:
A、中国汉字同音字多,同音字多则重码率高。
几万个汉字只有416种读音音节,平均每种读音有几十个同音字。同音字之多,在生活中常常产生歧义。例如:在《新华字典》中,有135个一至四声的同音字:“yi”以、已、遗、移、宜、怡、矣、一、乙、亿、艺、议、亦、衣、异、轶、役、忆、蚁、译、易、疫、益、意、翼……在《中华字典》中,有85个一至四声的同音字“qi”:七、妻、戚、凄、乞、企、旗 、骑、启、起、汽、泣、器……
B、中国汉字近音字多,容易混淆。
中国人分布广,方言多,对普通话不标准的人更难适应。例如:广东人王黄不分,普通话中有无翘舌音,鼻音很多人根本难分清,如:音节“in”和“ing” “en”和“eng”“an”和“ang”“z c s”和“zh ch sh”较难区别。如:“张”字的近音字就有: “zhang”“zhan”“zhuang”“zhuan”“zan”“zang”等等,很多方言地区的人区分不出来。中国是个方言众多的国家,除了北京地区以外,其余90%以上的地区都是说方言,普通话都说不好,都存在“拼不准”的问题。
C、中国汉字字库多,几乎没有人可以识全部汉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毫无办法。中国汉字,《中华大字典》收集的有56000个。字种之多在世界各国文字中占首位,属大字符集语种。根据我国1981年公布的《通用汉字字符集(基本集)及其交换码标准》GB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