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饮食文化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邻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简称豫。这里古称豫州,地当九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除绝大部分为汉族外,有回、蒙、满等少数民族。省会郑州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枢纽。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这里土壤肥沃,地下水十分丰富,农业发达,粮食自给有余。耕地主要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耕作制。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稻子、玉米及薯类、豆类为主。小麦主要产自淮河以北和南阳盆地。水稻主要产于淮南、信阳一带。河南还产芝麻、花生、油菜。著名的土特产有卢氏、栾川的木耳,信阳毛尖茶,灵宝大枣,淮阳金针菜,黄河鲤鱼等。
河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并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显示了河南原始社会晚期的繁荣景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原地区亦是群雄角逐的战场。这里有“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两大文化名城。元明以来,北方兄弟民族不断迁居中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但在饮食习俗方面,仍保留着因农耕经济而形成的特征。河南曾长期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交通的便利,致使在饮食习俗的某些方面“南味”和“北味”皆有一点儿。
河南菜属北方菜系,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豫菜特征。河南的菜肴重实用、丰富,不重花样,素油低盐,调味适中。一般认为河南菜以开封菜和鹿邑菜为代表。前者以鱼肴、鸡肴和鸡汤为佳品,后者则以烹制的各种山珍著称。河南菜中的糖醋熘鲤鱼焙面、套四禽、玉珠双珍、芙蓉海参、清汤荷花莲蓬鸡等,都是远近闻名的佳肴。中州名膳糖醋熘鲤鱼焙面是糖醋熘鲤鱼和焙面两种菜肴的合称,简称鲤鱼焙面。这是开封宴席上常用的一道名菜。相传这道菜原是宋朝皇宫御膳的名菜,仅用于举办大型喜庆宴席或招待外国使节。水席燕菜是古都洛阳最著名的宴席菜。“水席”以有二十四道带汤菜而得名。“燕菜”则系用萝卜等为原料做成的一道具有燕窝菜风味的美馔。
河南饮食文化对全国,尤其是对江浙一带产生过重大影响。西晋末年,中原士族大批南迁,对开发江南起了很大作用。北宋灭亡后,都城汴梁(今开封)大批市民迁往临安(今杭州),其中就有大批厨师,今日之浙江菜即受其影响。现今杭州的不少小吃,也是传承汴梁小吃而来。可以说,河南菜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河南菜中包括一部分市肆菜和民间菜,这些菜肴更接近群众的生活。河南农村普遍流行大锅熬菜,口味以咸、辣为主。因属农耕地区,日常主食自然以面食为主,辅以米饭。全省各地汉族的饮食习俗差异不大,少数民族中的蒙古、满等民族的饮食习俗已基本汉化(但居住在叶县等地的满族仍忌食狗肉)。河南回族的人口较多,居住也相对集中,饮食风俗,特别是在肉食的选择上,仍保留本民族独特习俗。
汉族饮食习俗
河南的日常主食有:馒头(称蒸馍)、烙馍、饼子(厚馍)、油馍、面条、饺子(即扁食)、小米饭、稀饭、“糊涂”(玉米糁汤)等。副食有:肉类、蛋类,蔬菜(白菜、萝卜、芹菜、包菜等)、腌咸菜、豆腐、粉条等。农闲时每日早晚两稀,中午一干;农忙时早上、中午食干,晚上食稀。晚上吃饭多为面条一类的稀食,故俗称“喝汤”。人们在吃晚饭前不说“吃饭了没有?”而是问“喝汤了没有?”
河南人爱吃用酵母或“面头”发酵的麦面馒头。一般的人家都是蒸一笼吃上一两天。民间有“烙馍省,蒸馍费,常吃油馍要卖地”之俗语。烙馍既节省又方便,面粉掺水一揉,铁鏊子一支,边烙边吃。一个手快的妇女可以供上五、六个人吃饭。吃时拿起一张烙馍,左手一托,右手夹些菜往上一放,两手噌噌一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就叫烙馍卷菜。油馍分为两种,一种为油炸的,农户人家不常吃。另一种就叫烙油馍,做法同烙馍差不多,只是比烙馍厚五到六倍,内抹有油和葱花等,吃起来松软、咸香,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汤的做法很多,最通行的要数面条汤。洛阳等地的粉浆面条汤酸美可口,别具特色。小米汤里喜欢掺把豇豆或绿豆,待小米煮出了油、豆子煮开了花,喝起来最香甜。秋季红薯一下来,切几块放在玉米糁(糊涂)里,甜丝丝如同放了糖一样。“小米汤,放豇豆。打糊涂,放红薯”是较流行的“汤”的做法。
日常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牛肉、羊肉等较为普遍,蔬菜以萝卜、白菜居多。河南人有晒干菜、腌咸菜和做酱菜的习惯。经济较富裕的人家入冬以后就买猪肉撒上盐和其他调料腌起来,叫做腊肉。用切碎的猪肉调成馅,装入洗净的猪肠,叫做香肠,风干后熘一下就可以吃。一般人家都喜欢在蔬菜旺季晒干菜,到冬、春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