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课程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和 控制机理;1.影响因素;水体富营养化;一般指标;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来源;影响因素;2.水化学平衡变化; 湖泊水体中pH,DO和碳的平衡是维持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保障。 (1)pH上升 水华藻类的生长 提高湖水的pH 为水华藻类如微囊藻等的疯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2)水体DO值下降 蓝藻的生长,对其他藻类生长不利。 (3)CO2在水中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降低,当湖水氮、磷对藻类生成已达到饱和情况下,碳也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此时水体增加碳有利于水华藻类的生长。;3.生物群落的变化; 关于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生态系统演替, 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①氮、磷营养盐浓度与浮游植物组成及优势种, 包括蓝藻水华之间的关系. ②以水生植物为主的草型生态系统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生态系统的演替. ;①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增加, 使得浮游植物大量生长, 甚至出现水华. 调查显示, 随着营养盐增加与叶绿素浓度升高, 蓝藻在整个浮游植物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增加, 说明富营养化和营养盐富集使蓝藻生物量增加, 并且在浮游植物组成中成为优势物种。 ;②营养盐的增加, 水生植物(这里主要指能够生长在开阔水域的沉水植物)会逐步消亡, 浮游植物会逐步繁盛起来并最终取代水生植物, 成为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 这就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稳态转化的理论。 ;4.内源物质的释放研究;营养元素在水- 沉积物界面的行为 ;氮的释放;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沉积物-水界面氮迁移释放的主要机制。沉积物中的有机氮矿化生成 NO3-、NH4+等无机态氮扩散进入上覆水体 ,增加水体中氮含量; 同时, 上覆水体中的 NO3-也可扩散至沉积物厌氧层 ,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 被还原为 N2 和 N2O等气体形态,并逸散至大气层中 ,降低水体中的氮含量. 因此,目前的有些研究针对沉积物-水界面的反硝化速率进行 。 ;磷的释放;再悬浮;影响因素;参考文献 [1]郑金秀, 池仕运, 李聃,等. 富营养化对浅水湖泊轮虫种群结构影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12):1964-1971. [2]秦伯强, 高光, 朱广伟,等.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应[J]. 科学通报, 2013(10):855-864. [3]李辉, 潘学军, 史丽琼,等. 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11, 30(1):281-292. [4]师吉华, 王钦东, 李秀启,等. 东平湖水生生态系统变迁及富营养化评价[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1, 08(4):242-245. [5] Tang X M, Gao G, Chao J Y, et al. Dynamics of organic aggregate-associated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Lake Taihu, a large eutrophic shallow lake in China. Limnol Oceanogr, 2010, 55: 469–480 [6] Smith V H. Eutrophication of freshwater and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s: A global problem.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03, 10: 126–139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