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足阳明经络与腧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程 教 案 教研室: 针灸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 《经络腧穴学》 专业(层次):针灸推拿学(本科) 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 学 要 求 教和 学要 目求 的 掌握《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原文。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一)经脉循行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难点:《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原文解释。 教 学 媒 体 电脑多媒体 针灸铜人模型 经脉循行及腧穴挂图 教 学 过 程 复 习 旧 课 1.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循行。 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3.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如何? 讲 授 新 课 一、足阳明经脉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入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章节:第六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一) 学时: 2学时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提 问 叙述《灵枢·经脉》篇记载的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原文。 叙述《灵枢·经脉》篇记载的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原文。 课 堂 小 结 1.本经由手阳明大肠经交来,从头走足,行于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 2.本经穴名45个(左右对称共90穴)。有穴通道:承泣—厉兑。本经经气:多气多血,旺于辰时(北京时间7-9点)。 3.本经属胃,络脾。合于大肠、小肠。经过的器官有鼻、目、口、上齿、乳房。 4.本经一条主干,一条直行的经脉(缺盆—乳中—脐旁2寸—气街),四条支脉。 5.本经经气循完后,在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6.大肠腑与上巨虚穴脉气相通。(大肠合于巨虚上廉) 小肠腑与下巨虚穴脉气相通。(小肠合于巨虚下廉) 7.体表标志:迎香,睛明,承泣,地仓,大迎,头维,缺盆,气户,乳中,乳根,不容,气冲,伏兔,足三里,冲阳,厉兑。 布 置 作 业 1.熟记《灵枢·经脉》篇记载的足阳明经脉循行原文。 2.足阳明胃经病候表现如何? 参 考 书 目 《经络腧穴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络学教学重点与模拟题解》 《腧穴学教学重点与模拟题解》 《单穴临床运用集锦》 《常用穴位局部层次解剖》 《腧穴国家标准》 《中国针灸穴位图谱》 课 程 教 案 教研室: 针灸基础教研室 课程名称: 《经络腧穴学》 专业(层次):针灸推拿学(本科) 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 学 要 求 教和 学要 目求 的 1.掌握《灵枢·经脉》足阳明络脉名称及循行部位。 2.了解《灵枢·经脉》足阳明经脉病候,《灵枢·经别》足阳明经别循行,《灵枢·经筋》足阳明经筋循行。 教 学 内 容 足阳明经络 (二)经脉病候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灵枢·经脉》足阳明络脉名称及循行部位。 难点:《灵枢·经脉》足阳明经脉病候;《灵枢·经别》足阳明经别循行;《灵枢·经筋》足阳明经筋循行。 教 学 媒 体 电脑多媒体 针灸铜人模型 经脉循行及腧穴挂图 教 学 过 程 复 习 旧 课 1.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 2.胃腑的基本生理功能。 讲 授 新 课 (二)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章节:第六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二) 学时: 2学时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课 堂 提 问 1.叙述《灵枢·经脉》篇记载的足阳明经脉循行原文。 2.试述足阳明络脉的名称、循行及所主病证。 课 堂 小 结 1.本络脉名丰隆。 2.络脉发出的部位在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缘2横指) 3.其作用为联络足太阴脾经。 4.病候: 络气厥逆则喉痛,突然失语; 络气有余的实证则发为癫证、狂证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