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 2005年5月 第2l卷第3期 唐都学刊 TangduJournal May.2005 Vo1.2lNo.3 论日本汉诗中梅和樱的意象 杨芬霞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 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 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日本汉诗;梅花;樱花;咏花诗 中图分类号:1313.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5)03—0031—05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岛国,南北狭长,四季 分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也养就了日本人 对自然万物的钟爱,对四季更迭的敏感体验和源于 自然的审美意识.歌咏花卉是日本诗歌的一大特 色.在深受中国诗歌影响的日本汉诗中,诗人吟咏 最多的是梅花和樱花.梅花与樱花,看起来很有几 分相似,在日本汉诗中却有着不同的内在品格和表 现意象. 梅花原产于中国.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有”若 作和羹,尔唯盐梅”的记载.日本最早的汉诗人大友 皇子(648—672),在《述怀》诗中即有”道德承天训, 盐梅寄真宰”之句.当时,梅相当于今天烹调所用的 醋.晋代,梅花栽培较为普遍,咏赞梅花的诗赋出 现,诗人陆凯从荆州托邮驿赠送梅花给远在长安的 范哗(398—445),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 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到南北朝时,正如杨 万里(1127--1206)在《和梅诗序》中所云:”梅于是时 始以花闻天下”.从晋代到六朝,诗人歌咏梅花,大 部分还只是慨叹梅花的易于飘落.隋,唐,五代,咏 梅,赞梅者多了起来,从咏飘荡零落转变为推崇素艳 清香,突出耐寒的习性,如释齐己(生卒年不详)《早 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 一 枝开.”已经和宋代人的思想很接近.到了宋代以 后,诗人对梅花极为推崇,梅花成为文学的重要题 材.北宋已有咏梅总集《梅苑》,另有几种《梅花百 咏》则是个人咏梅诗的专集,咏梅诗的数量和质量都 超过前代.南宋范成大(1126—1193)的《范村梅 谱》,明代后期的《群芳谱》和清初的《广群芳谱》,对 梅花的品种,种植都有专门记载. 据园艺专家称,在8世纪时,有少量的梅花传到 日本.可是,据江村北海(17l3一l788)《日本诗 史》…载,咏梅之作与汉字几乎同时传人日本: 上崩,仁德天皇继位,迁都浪速,王仁 献《梅花颂》,所谓三十一言和歌也.…… 自仁德升遐,历世三十,经年四百五十,天 智天皇登极,而后鸾凤扬音,圭璧发彩,艺 文始足商榷云. 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记载,应神天皇 (270—3l0年在位)十六年(285),百济国博士王仁 被日本国特聘为皇太子师赴日时,携去《论语》,《千 字文》等,这是汉字传人日本的正式记载,实际当更 早.而王仁献和歌《梅花颂》距此不过20多年,需要 收稿日期:2004一l2一l6 作者简介:杨芬霞(1971一),女,陕西礼泉人,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①据马歌东先生《日本汉诗的运命》一文云:”313—399年仁德天皇在位,661—671年天智天皇在位,则’自仁德升遐’至’天 智天皇登极’仅263年,此云’经年四百五十’,疑误.”详见《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l3页. ? 31? 指出的是,”歌”在日本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很核心的 概念,如同”诗”在中国古代是径直通向古老文学源 头一样. 200多年后,随着汉诗创作在日本皇室的兴起, 梅花也成为歌咏对象.日本最古老的咏梅诗是天智 天皇(668—671年在位)之孙葛野王的《春日玩莺 梅》,该诗是日本最古的,也是首部汉诗集《怀风藻》 中第10首,这部诗集编写于女帝孝谦天皇(749— 758年在位)天平胜宝三年(751)冬十一月.其诗 云:”聊乘休暇景,入苑望青阳.素梅开素靥,娇莺弄 娇声.对此开怀抱,犹是畅愁情.不知老将至,但事 酌春觞.”和《怀风藻》中另外几首诗一样,只有一句 写及梅花,叙写简括,梅花尚不是独立的审美表现对 象.初作汉诗者多为皇室贵胄,内容不外乎是酒席 之间的游宴唱和,尚不能自由地表现比较复杂的情 感,也不能细致地摹写梅花的形神姿趣,多模拟齐梁 和初唐之作,当时可称为汉诗的黎明期.然而,创作 汉诗的风尚却在宫廷延续下来.近江(667—710), 奈良(710—794),平安朝(794—1160)时期,历代天 皇崇尚文学,雅好汉诗.他们追慕唐太宗,唐玄宗等 中国帝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