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0
- 0
- 约3.72万字
- 2019-06-15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拿地价值
分析与全国投资布局策略
主讲 :杨凡
2019年4月12日
目录
一、大湾区投资拿地价值分析
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规划》解析
三、全国投资布局策略
四、新模式下拿地关键工作
一、大湾区投资拿地价值分析
一、大湾区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二、大湾区的驱动力
三、未来的六个趋势 ,
四、大湾区城市群范围简介
五、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
六、房地产行业机遇
一、大湾区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
面积最大 (5.65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 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
(6765万)GDP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 较大的分布范围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元以上,是人口和经济体量最大的湾区经济 城市产业布局协同互补,实现 “9+2>11”
之一 (第二大)。 效应
明显的职能等级结构 强有力的中心城市
七大重点合作领域:基础设施、市场
一体化、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等 政治中心—广州、创新及金融中心—深圳;
大湾区城市群
建成区距离不算远 ,如何 发展迅速的组团城市
实现经济要素的自由化 的主要特征
内陆的纵深腹地和庞大市场,中高速发展
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建成后,经济要素的重新分工是 的巨大机会和成长空间,不均衡的创新高
在湾区里的城市群里面,不是在单一城市内部展开。 地和价值洼地。
区域内城乡分野明显 较大的生态缓冲区
1、大湾区深圳不需要直辖扩容的努力 经济多极化
2、大湾区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转型升级的引
擎,重要增长极,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大湾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GDP排第三,但人均
3、大湾区释放的是第二轮深化改革的红利。 较广的发展腹地 GDP差得太远 (纽约、旧金山湾的1/4,东京湾的1/3)
4、创新基地有利于促进产业及其生态链的延展组合。
大湾区以不到6%的国土面积、不到5%的人口规模,创造出占全国12%的GDP。湾区拥有两种制度、两个 自
由港 (香港和澳门)、两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3个 自贸区 (南沙、横琴、前海蛇口),全球最密集的
港口群 (前7中占3),三大机场,中国经济制度最复杂的一个区域,中国外向型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定位——构建世界级经济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应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区、
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国家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
全球创新发展高地
全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