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15课《走进河南博物馆》.pptVIP

2017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15课《走进河南博物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古代玉器馆》 青玉鸟形佩 商代晚期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 长10厘米 宽2.5厘米 青玉质,体呈伏状,带冠短翅,尖喙圆眸,翘尾屈足,颈部的孔可供佩系。此佩采用双面双线勾勒,具典型商玉风格。 金缕玉衣(附鼻塞、耳塞、口含、手握) 西汉中期 (公元前206年——24年) 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长180厘米宽125厘米   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是由2008个玉片,用金丝缀合而成。按人体部位分别为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等,玉衣为上古贵族的敛葬服饰,始于战国末期而盛于两汉,根据身份与等级的不同,玉衣的联缀又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 《明清珍宝馆》 作业: 写一篇观后感 《走进河南博物馆》课件 (一)河南博物院概况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其主体建筑由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二)博物馆主题陈列 主题陈列五个: 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中原楚系青铜艺术馆、 河南古代玉器馆、 明清珍宝馆、 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 《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河南博物院最重要的大型基本陈列。展览分布在主展馆一、二层八个展室内,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陈列总面积3200平方米。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有: 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定鼎中原――夏商时期、制礼作乐——西周时期、逐鹿与争鸣——东周时期、有容乃大——两汉魏晋南北朝、盛世荣华――隋唐时期、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共七个时期的展厅。 石磨盘、石磨棒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1978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盘长68厘米、前宽37.5厘米 高6厘米 棒长58厘米 七千多年前的谷物加工工具。黄砂岩质,琢制。磨盘为履底形,正面坦平,底部凿有四矮柱足。磨棒近圆柱体,中间略细,两端略粗,盖碾磨日久所致。 仰韶彩陶 仰韶文化以彩陶最具特色,当时人们以黑、红、褐、白等颜料在陶器上绘制鸟兽鱼虫、花草树叶、日月星辰和几何纹图案等,首次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中原人类的思维情感,表现了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崇敬。 河南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游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晚期文化,距今约4800~4000年。这一时期筑城、冶铜和凿井技术的出现,大量石制农耕工具和轮制灰陶器的使用。特别是龙山城垣内密布的房址、窖穴、陶窑、灰坑、水井、墓葬遗存,表明了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新的社会形态,国家已现雏形。 兽面乳钉纹方鼎 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1974郑州市张寨南街窖藏出土。 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相传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征九州。自此,鼎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该方鼎出于郑州商城遗址中,这种商代前期的大型王室重器,提供了置帝都于中原的史实依据。 殷墟郭家庄160号墓 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为长方竖穴墓,深5.7米,方向为西偏南15度。墓口长4.5米,东边宽2.88米,西边宽3.04米;墓底长4.56米,东边宽2.84米,西边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