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护理 主讲人: 李 晓 璞 一、关于传染病的常识 1.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 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有一定的规律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恢复可分为4期。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四个阶段。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病人 带菌(病毒)者 有病动物或带菌(病毒)动物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母婴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是指对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 1、五早 :早发现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是切断重传播途径的要措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 改善营养、锻炼身体;预防接种;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 二、幼儿常见传染病 1、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1)水痘 (2)麻疹 (3)几种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 2、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2)传染性肝炎 (3)流行性腮腺炎 二、幼儿常见传染病 1、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1)水痘 (2)麻疹 (3)几种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 2、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2)传染性肝炎 (3)流行性腮腺炎 3、细菌性传染病 (1)细菌性痢疾 (2)百日咳 (3)猩红热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水 痘 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返 回 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法理可持续1~2周。 流行性感冒(流感)(包括甲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 返回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 潜伏期为14~21天。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天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返回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等,经手、口传播。 细菌性痢疾 症状: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一日可泻十到数十次,为脓血便。排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很快昏迷、抽风。 返回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麻 疹 返回 1、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防止幼儿病从口入。 2、做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 幼儿一入园,老师就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发现有3名以上的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园里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 三、预防措施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 如因患传染病请假,则要上报园级,保健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详解2025年“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团日活动.ppt VIP
- 常见社区健康问题(症状)规范化全科诊疗路径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医学美容技术》实习教学大纲.pdf VIP
- 地方标准-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23_T 3763-2024.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技术规范,T_CECS117-2017,.pdf VIP
- 土壤检测报告.docx VIP
- 水池蓄水试验方案.docx VIP
- 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orking or Playing教案 广东版开心.doc VIP
- TCADBM9-2019_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pdf VIP
- 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