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ppt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解题步骤 (1)抓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 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个“送”字表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 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 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 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抓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 判定一首诗(词)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地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如 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则多写离情别恨 实战技法 提炼情感主旨题答题技法 和深厚友情。 (4)抓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 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 瑟)两类。“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要特 别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如杜甫《旅夜书怀》 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 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5)抓典型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要注 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可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6)抓注释。注释所起作用如下所示: 2.答题模板 这是一首……(咏物怀人、边塞征战、怀古咏史……)诗;诗人通过对… …(诗句具体内容)的描述,揭示出……,抒发了……的情感。 突破点二: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①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②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 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 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 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 较,做出正确的判断。 59.(2014辽宁,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示例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 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 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 怅惘之情。 (示例2)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 ◆对点演练 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 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示例3)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 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 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解析 “喜”是指春日美景使人欣悦自得,春愁已被放出,“对黄鹂 语”充满恬淡悠然的情趣;“絮影?香,春在无人处”,虽无人但充满了春 意的美感;诗作未成固然可惜,但是梨花春(如)雨也让人倍感欣喜。 “愁”是指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抓住“无 侣”“自对”体会作者内心的孤寂;“春在无人处”,无人品赏春光,体 现惜春之感;想要吟诗却又被恼人的春雨(飘落如雨的梨花)打断未成,体 现一种遗憾。分别以“愁”与“喜”为核心,结合全词中能够表现出“愁”与“喜”的具体词句分析。亦可辩证地理解为既有“喜”也有“愁”。 1.答题四原则 (1)体悟要深入。 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 ①要紧扣原诗(词)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词) 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词)泛泛而谈。②要注意 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 分析。③注意把对观点态度的评价和对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 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实战技法 评价观点态度题答题技法 (3)归纳要全面。 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 个方面都要涉及。 (4)评价要准确。 评价要准确、恰当,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