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6年高考生物 7.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ppt

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6年高考生物 7.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所以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含有复杂的营养结构,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 4.(2012·梧州模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能量输出长期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动调节能力降低,那么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 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 【解析】选C。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是依靠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完成的,植被的大量破坏必然会减少太阳能的固定量。 5.“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解析】选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是不循环的;在生态农业模式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也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一些物质,如肥料、饲料等。 6.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____ _______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________kg。假设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只存在羊一种动物,每平方公里小草平均每天同化量为1.3吨,平均每只羊一年增重65千克,则每平方公里草原上羊的载畜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只。 (4)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生态农业的主要优势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2)秸秆被分解者分解产生CO2、H2O与无机盐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在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水稻20 kg,在水稻→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水稻25 kg,因此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45 kg;每平方公里小草每年同化量为(1.3×103×365)千克,羊的载畜量为 =1 460只。 (4)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2)分解者 CO2、H2O和无机盐 (3)45 1 460 (4)标志重捕法 K 0 实验原则 实验的对照原则——空白对照 【概念解读】 1.概念:指的是不对实验对象做任何处理 2.注意事项 (1)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2)通常未经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3)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土壤高温处理 A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B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 是否含有微生物 【典例分析】 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就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案例1 案例2 实验现象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对淀粉的分解程度大于对照组 结论分析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分析】案例1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而“对土壤高温处理”属于实验组,“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案例2的自变量是土壤浸出液中微生物的有无,因而“A杯中加入30 mL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