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及规范
目 录
术 语
通用规定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
氨 法
钠 法
氧化锌法
氧化镁法
活性焦(炭)法
高分子有机溶液法
循环流化床法
喷雾干燥法
海水法
双氧水法
术语
0.设计规范:对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规范里的限定性词语规定了对该条文执行的严格程度:“应该”就是必须执行;“不宜”就是可执行可不执行;
1.吸收剂:指脱硫工艺中用于脱除二氧化硫(SO2)等有害物质的反应剂,非气液接触脱硫用反应剂又被称为“脱硫剂”;
2.烟气净化:指除去烟气中的烟尘、挥发性金属及其化合物、气态非金属化合物等对脱硫过程有害的杂质;
3.再生塔: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再生吸收剂、回收SO2的装置。也称为“解吸(析)塔”;
4.副产物:吸收剂与烟气中SO2等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达到产(成)品标准的也称为“副产品”;
5.废水: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酸以及其他有害杂质的溶液。达到一定酸浓度的溶液也称为“废酸”;
6.液气比:指吸收塔入口循环液体积流量与吸收塔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湿基)的比值,单位L/m3(标况)。
7.装置可用率:指脱硫装置每年正常运行时间与主装置每年总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装置可用率=(A-B)/A×100%
式中:A:主装置每年的总运行时间,h。
B:脱硫装置每年因脱硫系统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h。
8.脱硫效率:脱硫装置脱除的SO2量与未经脱硫烟气中所含SO2量的百分比。
脱硫效率=(C1-C2)/C1×100%
式中: C1:脱硫前烟气中SO2的折算浓度,mg/m3;
C2:脱硫后烟气中SO2的折算浓度,mg/m3。
9.液气比:指吸收塔入口循环液体积流量与吸收塔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湿基)的比值,单位L/m3(标况)。
10.生石灰消化:指生石灰(CaO)与适量的水反应,生成消石灰(Ca(OH)2)或者生成消石灰浆液。
11.氨回收率:指氨法脱硫工艺中氨的量与用于脱硫的氨的量之比。
12.吸收塔内饱和结晶:吸收塔内,利用进口烟气的热量,使副产物溶液达到饱和并析出晶体的过程,又称为塔内结晶。
13.吸收塔外蒸发结晶:吸收塔外,利用蒸汽等热源,将副产物溶液进行蒸发并析出结晶的过程,又称为塔外结晶。
14活性焦:指一种以煤为主要原料,经过炭化、活化后所制备的圆柱状多孔材料,用于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15.吸附硫容:指把一定质量的活性焦填充于吸附柱中,指定二氧化硫浓度的污染气体,在恒温、恒湿、恒压下以一定的速度流过,在规定的时间内活性焦吸附二氧化硫增重所占填充样品质量的百分比。
16.高分子有机溶液:指脱硫工艺中用于低温吸收二氧化硫(SO2),高温解吸出SO2,可循环利用的液体反应剂。
17.富液/贫液:富液指溶剂类脱硫工艺中吸收了二氧化硫(SO2)的吸收液;贫液指经过再生二氧化硫(SO2)后的吸收液。
18.海水恢复系统 :指将吸收塔出口脱硫后的海水经中和、曝气等方法使最终排放的海水水质恢复到满足相关水质要求的系统。一般包括曝气池、曝气风机和曝气器等。
19.曝气池:指利用中和、曝气方法对海水进行水质恢复处理的构筑物。
工艺选择:
1. 烟气脱硫工艺应根据主体工艺操作制度、烟气性质(包括二氧化硫浓度和气量的波动) 、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总量、脱硫效率、脱硫剂供应、自然资源情况、脱硫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废水/废渣排放、厂址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综合比较后确定。
2. 应考虑烟气及烟尘中的有害成分对脱硫剂活性、脱硫副产物质量的影响,对达到一定量、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应集中无害化处理。
3. 除海水脱硫工艺外,应选用副产物综合利用的脱硫工艺,不应选用副产物抛弃脱硫工艺。
4. 脱硫装置负荷波动应适应主装置的负荷变化。
5. 脱硫装置入口烟气含尘量应小于 1g/Nm3。
6. 脱硫效率应满足国家现行排放标准以及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脱硫装置可用率应不低于 95%。
通用规定:
设计基础:
设计基础应包括下列内容:
1、烟气量(标态);
2、烟气成分(湿基,实际含氧量)、烟尘成分及烟尘浓度:
序号
成分
单位
序号
成分
单位
1
N2
%
9
F
mg/Nm3
2
O2
%
10
Cl
mg/Nm3
3
CO2
%
11
As
mg/Nm3
4
H2O
%
12
NOX
mg/Nm3
5
CO
%
13
H2S
mg/Nm3
6
SO2
mg/Nm3
14
二噁英类
ngTEQ/Nm3
7
SO3
mg/Nm3
15
其它
8
Hg
mg/Nm3
3、烟气正常温度(℃)、事故烟气温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