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锲而不舍(研究篇)
家用水表的全国统一设计
蔡武昌
编者按:将一种仪表产品的生产方和使用方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设计是家用水表全国统
一设计的一大特色。本文回顾了计划经济年代所特有的这种模式的设计过程。
20 世纪60 年代,我国自动化仪表处于奠定基础、形成发展的阶段,而其中流量检测仪
表则处于发展的初创期末。众多企业各自开发仪表,形成品种型号繁杂,使用不便。第一机
械工业部有鉴于此,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仪表,组织全国有经验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仪
表的统一设计或联合设计。笔者经历了家用水表、玻璃转子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三种仪表的
全国统一设计。本文藉家用水表回顾全国统一设计的这种模式。家用水表,又称户用水表或
民用水表,一般指口径小于40mm 的小口径水表,对应于口径大于50mm 的被称为工业水表。
60 年代初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现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以下简称上仪所)按
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主管仪表)指示,组织由生产方(仪表制造厂)和使用方(自来水公
司)参加的全国家用水表的统一设计。第一次筹组会议在宁波市举行,参加的生产方有上海
光华仪表厂、宁波综合仪表厂(宁波水表厂前身)、天津联昌机械厂等;使用方有上海自来
水公司、福州自来水公司、广州自来水公司、北京自来水公司等。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是宁波
综合仪表厂,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的上仪所为组长单位,该所标准化室张乃昌主任主持了这
次活动。参加会议的代表能回忆起来的有郭群、洪恩钊、张大华(女,上仪所),应啟明(上
海自来水公司水表工场)、陈含章(福州自来水公司)、武易生、邵某某(宁波综合仪表厂技
术科长)。该统一设计的组成是一个生产方和使用方结合较好的范例,再则,一部分使用方
也是从水表维修工场发展起来的水表生产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代表北京自来水公司的
一位资深工程师李士奇先生,据称曾出版过有关水表的专著。
上海光华从1936 年(时称上海光华精密机械厂)起生产水表已断断续续有20 余年的历
史,在50 年代末该厂已将水表设计图纸、模具工装转给宁波仪表厂生产,虽停止生产多年,
但仍应邀参加统一设计第一次筹组会议。笔者代表光华厂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交流各自来水公司使用和制造厂生产的状况,商讨家用水表统一设计选型,议
论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初定若干关键性设计工艺研究专题(如小模数齿轮齿形、精密齿轮
刀具的定制和供应)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国情及各自来水公司的经验,选定旋翼式多流速湿式水表作户用水表的选型,不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B座8层 邮编:100097
电话:010传真:010邮箱:welcome@ 网址:
锲而不舍(研究篇)
曾经生产过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旋转活塞容积式水表(新成仪表厂生产),也不采用成本较低,
寿命较短的旋翼式单流速水表。
光华厂在会上介绍了水表工程塑料化的简要过程。二战后国外出现了工程塑料化的新一
代水表(如瑞士Aqua 品牌),50 年代中叶上海地区新成仪表厂(和平仪表厂,上海自仪一
厂的前身)和光华厂相继探索过水表的工程塑料化,其难点是传动小齿轮精密注塑和齿模型
腔的成形。在具有创新精神的李士群(新成厂)、蔡云鹤(光华厂)等的努力下,攻克难关,
分别得以实现水表的工程塑料化。光华厂为此吸收了一家塑料注塑企业,添置注塑机成立注
塑车间。光华厂曾尝试过用拉削法、电火花法和冷挤法三种小齿轮塑料模型腔成形工艺。前
两者或因拉削刀具制作难度大,或因型腔光洁度不足而未成功,最后采用软铁冷挤压工艺成
型,获得了成功。水表采用聚苯乙烯和ABS 工程塑料化后,大幅度提高了工效。例如光华厂
口径15mm 水表,金属切削制成零件所需工时为36 小时,到叶轮盒、小齿轮、夹板、叶轮等
工程塑化以及其他革新改进后,转产给宁波厂时只需8 小时。会议采纳了光华厂和宁波厂的
应用经验。
本次会议后,光华厂不再参加统一设计工作组活动。工作组经集中调查和改进设计后,
分头试制验证,于1967 年通过国家鉴定。项目完成后颇受业内欢迎,改变了“万国牌”水
表的使用状况,推动了我国水表产业发展。
1960 年前后全国水表制造厂(包括自来水公司水表厂)也只有10 来家,年产10 万台
水表(上海光华厂1958 年最高年产量为2.3 万余台),到70 年代中期水表制造厂发展到近
200 家,年产300 万台。《水表与供水计量》一书作者认为:“我国水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