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学院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博物专修科,1953年8月改称为生物专修科,1959年改名为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1996年12月经陕西师范大学批准成立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下设:
3个系:生物科学系、生物教育系、生物技术系;
4个研究所(室):动物研究所、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所、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 植物生理研究室;
1个国家级基地: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2个省级中心: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秦岭火地塘野外实习基地、山东烟台海洋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
博士后流动站1个:生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生物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生物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中药学、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
目前,学院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9人,专职教师68人,教授25人,副教授22人,讲师14人,助教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以上,同时学院还聘请了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下设基础教学实验室8个,专业设计教学实验室19个,标本室5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实验室9个,仪器设备室12个,后勤供应室3个等。1997年以来,学院实验室建设投资1541余万元,购置设备1300余台/套,占全院总设备台件数的的63%。学院建立了一体化多层次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即在生物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按基础性实验、综合实验、设计研究实验三个层次实施实验教学。 生命科学学院具有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起点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近5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学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院与加拿大 Sanit Mary University建立了稳固的交流合作关系,同时聘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了解国外生命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教学水准。目前学院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项目、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陕西省重大计划项目及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50多项,到位科研经费720多万元。近几年来,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8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80篇,其中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成果奖16项。
生命科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也是全球最关注的学科之一,生命科学学院将为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生物学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录说明
1.欢迎本科毕业的在职、非在职人员、同等学力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现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的在职人员及各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07年我校硕士生计划招生数为1750人左右,我院招生数目如下表所示。
3.在研究生上学期间,学校为部分优秀研究生提供“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单项奖学金”、“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华藏、孝廉奖学金”、“福慧爱心奖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奖学金。
4.我校有权对优秀在职人员实行单独考试。凡是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003年以前本科毕业,不含同等学力)以上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申请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单独考试简章备索)
5.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证,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或二年以上,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方能报考,且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有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FC050-Modbus通讯说明文件.docx VIP
- 《金川雪梨膏》标准文本.pdf VIP
- 2025年中国冷藏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docx
- 市政管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认证质量管理(ISO9001)手册(质量管理体系).pdf VIP
-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CB.ppt VIP
- 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SOLAS公约2016年中文综合文本(船海人版)- 第III章 救生设备和装置.pdf VIP
- 2024年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谷物播种机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