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程 简 介
课程编号:032001701 学时:30 学分:3
课程名称(中文):中国语言文化
课程名称(英文):
授课教师:朱振武
先修课程:
内容概要:
作为一门翻译硕士专业(笔译)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有别于讲授语法或句法的微观的语言课,也有别于讲授宏大的五千年的文化史课。它侧重于引领当代大研究生在探求历史重大事实和文学、文化现象,以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眼光审察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语言文化,并撷取其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细析,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1] 《中国语言文化史》, 李葆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中华文明简史》,于琨奇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中国文学通史》(上、下卷) ,毛庆耆著,岳麓书社,2006
课程编号:032001702 学时:40 学分:4
课程名称(中文):翻译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Translati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
授课教师:王晓元
先修课程: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为MTI专业必修课,除了概要介绍有关翻译的定义、标准;翻译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历史等基本问题外,还要介绍翻译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翻译的流程;翻译的工具与职业规范等专业问题。藉此使学生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与翻译作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课程编号:032001703 学时:40 学分:4
课程名称(中文):基础笔译
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Skills of Translation
授课教师:孙序
先修课程:本科阶段的笔译相关课程
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笔译的基本技巧为训练重点,同时讲授翻译基础理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具体训练内容包括:直译与意译、增益法、省略法、转换法、词序调整、正话反译、长句翻译、英汉语言差异及翻译策略等。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万彪,《高级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致礼,《高级英汉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课程编号:032001704 学时:40 学分:4
课程名称(中文):基础口译
课程名称(英文):A Foundation Course of Interpreting
授课教师:朱巧莲
先修课程:
内容概要:
以技能训练为主,兼顾知识和语言的提高。内容涵盖听辨理解、口译记忆基本原理与技巧、逻辑线索及信息整合、言语类型分析、口译笔记的基本原理与技巧、目标语重构、口译表达等技能和知识,包含各种主题实践。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
Roderick Jones,《会议口译解析》-----外教社翻译硕士MTI专业系列教材-口译实践指南丛书1
James Nolan,《口译:技巧与操练》——外教社翻译硕士(MTI)专业系列教材·口译实践指南丛书2
Mary Phelan,《口译员的资源》——外教社翻译硕士(MTI)专业系列教材·口译实践指南丛书3
仲伟和,《基础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巧莲,《各类口音听译突破》,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32001705 学时:40 学分:4
课程名称(中文):英语文学汉译
课程名称(英文):
授课教师:朱振武
先修课程:
内容概要:
本课程主要培养英语笔译硕士把英语文学翻译成汉语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满足于简单地文字转换,而是要做到对原文中的意境、典故、语气、氛围、修辞、各种文化意象以及字里行间的意义等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文字转换,也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源语文本的忠实移译。
这门课还重在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译品要在目标语读者中被成功接受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美学理念和各种思维的交相运用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和翻译的重新语境化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翻译思维,把握和谐的审美距离,以期在尽量考虑目标语读者接受习惯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标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相似性,从而为引进世界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C.docx VIP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厦门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评分标准(1).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2024四年级上册-人教精通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深圳市某鲁班奖工程幕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VIP
- 第9课《数据画家》(课件)-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主编详细习题答案.doc VIP
- 技术询标问卷.docx VIP
- EB Propsim C8信道仿真仪操作手册.pdf VIP
- 融通集团校招笔试题.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