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膏方”与调补“后天之本”
2010年全国第二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
“膏方”与调补“后天之本
唐旭东王风云刘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00091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服用膏方以治疗亚健康者日渐增多。本文从膏方的吸收要有良好的消化
功能角度出发,对膏方与脾胃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从气机升降、气血流通及用药方面,指出膏方应以“调”为首,以“平”为
期。
【关键词】膏方;调补;脾胃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服用膏方以治疗亚健康者日渐增多,以至出现“膏方热”。膏方是根
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而成,具有滋补强身、抗衰益寿、纠偏祛病功效的中药剂型,其用药全面,
注重整体调节。青方的吸收要有良好的消化功能为基础,所以我们在开膏方时始终要重视患者的脾胃
功能。
1膏方应以“调为首
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加水蒸煮后滤渣,再浓缩熬成膏状制剂。膏滋药应以调和气血,调节
脏腑功能为核心。气血流通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的阴阳平衡是通过气血的作用来调节的,所
以,益寿延年的基本原则是体内气血流畅不息,以保持阴阳动态平衡。
通过膏方调理,使气血流通,生化有源,脏腑协调,阴阳平衡,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对健康者
来说,可调整其阴阻,延缓其衰老;对慢性病者来说,可调整其脏腑功能,疏导气血,使宿恙渐愈。
1.1升降适度。从中焦着手
脾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通连上下,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之枢纽。脾主运化宜升,
胃主受纳宜降,故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的健运,全赖于“升降”。因此,调理中
土时要注重气机的升降,脾气虚弱则升提,胃失和顺则降气,脾胃不和则协调升降。遵先辈之经验,在膏
方中用药多平和,从中焦着手。处方时升降药物常相机使用,如提升之柴胡、枳壳,降气之旋覆花、代赭
石等,在补中益气药物使用的同时,加上行气宽中、通达气机之品,以防壅滞之弊,如归脾丸之木香,六君
子汤中的陈皮,参苓白术散中的砂仁等等。
1.2调和气血。贵在流通
开膏方时要注意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之平衡,气血同调,以保持气血的流通,以达气机的升降出入正
常。气血总以“气通血活”为贵,其着眼点在于“通”字,补之之法,以通为补。若因气血亏虚而致病者故
应“虚则补之”,而气血凝滞为病者则因视其病因或活血,或温经,或通络,总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
和平”为则。
膏方强调一人一方,辨证施治,以脏腑辨证为主,尤重脾胃。五脏之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
之源,人体生命活动是以脾胃化生的气血为基础?簟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
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则正气存内,抗病力强,故谓“欲实元气,当调脾胃”,“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
2膏方当以“平为期
吴鞠通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平”即是平衡,即要注意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不足,
要使其恢复到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理论里,脾胃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
一60一
2010年全国第二届中医膏方高峰论坛暨第二届金陵青年名医高层论坛
因此脾胃被称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健旺,则人体健康,故一代宗师张仲景有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之说。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则正气存
内,抗病力强,故谓“欲实元气,当调脾胃”。
膏方进补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体摄取营养,从而达到调补气血、恢复阴阳平衡状态。而胃肠是人体之
本,如果胃肠功能欠佳,那么进补再多也是补之无益,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腹闷、腹胀等
副反应,即所谓“虚不受补”。因此,膏方要把呵护脾胃放在首要地位,当重视健脾运胃之法。
2.1脾胃同举。燥湿相济
脾之与胃共居中焦,功能相辅,病则相牵。脾病不运则胃难和降;胃病不纳则脾难健运,脾喜燥恶
湿,胃喜润恶燥。健脾当忌柔用刚,和胃当忌刚用柔。正如叶天士所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
阴自安。”对温燥及寒润药物的使用,慎重有加,以防出现胃燥津伤或湿困脾阳之弊端。以刚柔相宜,燥
湿相济为原则。如白术与白芍相伍,健脾阳而不燥胃津;有胃阴不足之象,以淮山药、香扁豆健脾和胃,
加以石斛、南沙参、玉竹润养胃阴,见湿困脾胃之时,加用苍术、佩兰温燥以祛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