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破坏系统辨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pdf

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破坏系统辨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卷 第5期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7 5 : 544~ 551 1998年10月 Ch inese J ou rna l of R ock M echan ics and E ng ineering O c t. , 1998 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破坏系统辨识 1 2 2 3 张奇华  彭光忠  付少兰  徐 葵 ( 1 ) (2 ) 长江科学院岩基所 武汉 430010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 430071 (3湖北省水利水电科研所 武汉 430070) 摘要 提出了变形破坏系统辨识方法。根据链子崖危岩体实际的工程地质状况、变形破坏特 征, 预测总结了8种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对应的位移关系式。据此设计了变形监测网。由监 测结果反分析, 并对照各种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的位移关系式, 可以识别今后实际发生的变 形破坏的方式和过程。 关键词 链子崖危岩体, 系统辨识, 变形破坏方式 分类号 TU 454 1 前言 链子崖危岩体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峡口。根据几十年的工程地质调查、监测、分析 计算表明: 链子崖危岩体不稳定性趋势日益明显, 严重威胁着长江航运、水利工程和人民 ( ) 生命财产的安全。 ~ 段的危岩体可能失稳, 目前认为 ~ 缝段 “五万方”失稳可 T 8 T 12 T 11 T 12 能性最大。因此, 危岩体防治工程于1994年9月全面动工。 ~ 缝段危岩体主体是 层状质硬的灰岩夹多层软弱夹层, 下卧 煤系地层, T 8 T 12 P 1q P 1mm 煤层位于C2hn 坚硬稳定的灰岩之上。软弱层、煤层构成潜在的滑动面。由于地应力、长江侵 蚀下切造成的岩体卸荷, 尤其是煤层的采空作用, 造成危岩体中发育有 T 8 , T 9 , …, T 16 等 ( ) 深大裂缝 组 , 见图1。裂缝追踪节理、断层而发育。危岩体中还存在3组较为发育的节理 和若干条断层, 存在隐裂缝、溶洞等。软弱层、煤层质软易滑; 煤层采空、裂缝切割易使 “墙状”结构的岩体压陷倾斜、岩层压裂而崩塌, 是目前变形发展的两大最主要因素。软弱 层、煤层形成的多个滑移面可能滑动而滑坡, 多条裂缝切割而成的多个墙状岩体可能倾斜 而崩塌, 这就决定了变形区域、变形破坏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当前的监测和实地勘查资料 表明, 尚不能肯定变形破坏方式究竟是崩塌还是滑坡。 2 变形破坏系统辨识结构框图 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提出了边坡变形破坏系统辨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 在工程地质 1997年1月2 日收到初稿, 1997年3月26 日收到修改稿。 作者 张奇华 简介: 男, 25岁, 硕士, 199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 现任工程师, 主要从事边坡与基坑 工程方面的工作。 第17卷 第5期 张奇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