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3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附3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3.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硕士 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空间激光通信原理和技术 课程代码:182.528 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课程类型:□高水平课程 □国际化课程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 ■一般课程 课程类别:□一级学科基础程 □二级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教学方式:讲授与研讨相结合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讲授学时:32/28 学分:2 适用专业: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专长 元秀华 教授 物理电子学 58 光通信 赵茗 副教授 光学工程 39 光通信 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 总论 2学时 §1.1、研究空间光通信的重要意义 §1.2、空间光通信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空间光通信的应用领域; §1.3、空间光通信的特殊性及其和其它通信技术的关联。 第二章, 空间光通信系统 4学时 §2.1、近地大气空间光通信系统 §2.2、卫星光通信系统 §2.3、星地空间光通信系统 §2.4、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 第三章, 近地大气空间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8学时 §3.1、 大气激光传输特性 §3.1.1、激光传输大气衰减效应 §3.1.2、激光传输大气湍流效应 §3.2、 近地空间光通信光学天线技术 §3.2.1、 光学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3.2.2、 光学天线传输特性分析 §3.2.3、 阵列光学天线 §3.3、自适应光学技术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3.1、 波前检测技术 §3.3.2、 波前重构技术 §3.3.3、 无波前传感器自适应光学技术 §3.4、 大气光通信光调制发射技术 §3.4.1、 大气光信道编码调制技术 §3.4.2、 抗大气衰减光发射功率自适应均衡技术 §3.4.3、 半导体激光器在空间光通信中的应用技术 §3.5、 大气激光通信光接收技术 §3.5.1、 光接收机总体要求 §3.5.2、 大气信道光信号处理技术 §3.5.3、 直接光探测技术 §3.5.4、 相干光探测技术 第四章、 卫星光通信技术 8学时 §4.1、星间光通信链路特点 §4.2、卫星轨道及卫星姿态 §4.3、光束捕获、对准、跟踪(APT)系统原理与技术 §4.3.1、 APT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 §4.3.2、 APT跟踪伺服系统 §4.3.3、 APT关键器件及工作原理 §4.3.4、 APT算法 §4.4、星间光通信延时处理技术 第五章、 星地光通信技术 6学时 §5.1、星地光通信链路特点 §5.2、地面站址要求与选择 §5.3、远程通信协议建立 §5.4、光学天线特殊技术 §5.5、星间、星地光通信系统基本测试方法 第六章、 研讨 4学时 教材: 自编 主要参考书: 1、Larry C. Andrews,Ronald L. Phillips, 《Laser beam propagation through random media》,SPIE Press,2Th Edition。 2、李晓峰 星地激光通信链路原理与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周仁忠,自适应光学,国防工业出版社 4、IEEE、SPIE、OSA文献 5、祖耶夫,大气光传输特性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6、柯熙政,激光无线通信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该课程所属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系)专家小组意见:(该课程是否适合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是否与本科生课程重复?是否有稳定的课程组和授课教师队伍?) 专家组长 专 家 年 月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