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源流远 家风世泽长.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泽源流远 家风世泽长   引 言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做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的采访。有网友说,央视晒家风把中华民族的正能量发扬光大了;也有人说,我们社会的道德观念不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组成的吗?每个人都将自家的优良传统贯串于为人处世的始终。   家风是什么   所谓家风,顾名思义,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塑造着孩子的人格;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这也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孩子身上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很多家庭有家风或家规,或成文成册,或言传身教。可以说,家风是家族前辈们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是留给家族后代最好的精神财富。   时文摘录   家风?家规?民风   一、“家风”与“家规”   笔者发现,央视记者到街头采访,问的第一句话大多是:请问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当发现被采访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不懂)后,又补充了一句:你们家的“家规”是什么?其实“家风”和“家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典中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家规”则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家族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对于有地位、有文化的豪门大户来说,“家风”相对来说是比较浓厚的;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特别是没有文化的家庭,几乎没有“家风”。对于曾遭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等运动所“洗劫”过的当下大多数家庭来说,十之八九没有什么“家风”,不过,一些不成文的土“家规”或许有几条。   二、“家风”与“民风”   “民风”是指民众的风气,民间的风俗和风尚。其实,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风”淳朴不淳朴,和构成它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有直接关系。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纯正、淳朴,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好转;反之,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不纯正、不淳朴,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尔虞我诈、戾气横生,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摘自“天涯社区网”2014年2月4日)   相关链接   其实,中国文化精神教育历来注重门楣家风。家风即传统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与规矩。家庭教育应从一些小事出发,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   中国家风是通过血缘关系教导子弟的重要途径,其传承主要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也有很多写成文字传播下来,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教族中子弟如何与人相处及待人接物的方法。   ――张颐武(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家风”一词,阔别久矣!我欣赏这词的典型汉语组合,其中“家”与“风”二字,纯然是两个独立意象,并无必然联系,却天衣无缝地融合为一个想象空间。配登堂入室之风,是什么“风”?细思之,除人品美德之风外,焉有其他?噫,此风非吾之家传,实传吾家也!由是,此风之起,与青萍之末无涉,却自血脉之初、家学之远,鼓荡而来,浩浩渺渺,拂入当下。其显形,一见于处世态度,二证之品位高低。所谓高贵高雅(乃至高傲),无关文采修饰,端赖此渊源深远的风骨精神。屈原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歌至他自己的“内美”,正合此意。   ――杨炼(著名诗人)   传统家风带来的启示   中国传统家风,蕴含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精华,新时期家风建设从中汲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封建士大夫亲自撰训教家;二是重视家庭德育,传统家训文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教科书;三是重视家庭子弟自立精神培养,培养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四是重视朴素、内敛、谦和的家风培育,避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心性的荼毒。现在重议“家风”,其实是一次对公序良俗的温故知新。   时文摘录   读古训正家风   王庆云   近读几则古代名宦的家训:   包公家训:如后世子孙为宦有贪赃枉法者,不得放归本家,死后也不得葬入大墓中……   郑板桥临终教子:流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好汉。   林则徐教子诗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读罢古训,掩卷沉思,遥想这几位古代名宦,当年都是忠直耿介且又有建树的名人。他们对子女管教甚严,奉公守法,家风纯正,磊落坦荡,威从廉来,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然而,回到现实中,对照当今报章披露的一些为官之家,由于家风不正,导致“后院起火”“祸起萧墙”的,实在令人感慨万端。   社会大家庭,家庭小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