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躯体形式障碍和睡眠障碍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 李衍滨 你是否诊治过这些病人? 1 反复多次就诊 全身不适, 多系统主诉 症状与体征不符,各项检查阴性 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常诊断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某某“官能症”等 你是否诊治过这些病人? 2 同时伴有以下症状 睡眠障碍 疲乏、无精力 情绪障碍 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 全身不适-查无实据的病? 思想病吗? 精神病? 装病? 无处不在 相逢不相识 这就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相关内容 躯体症状 躯体化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生理机能发生异常时患者的感受。 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主诉了躯体症状,却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在精神科或专科医院,许多患者无器质性基础出现躯体症状,或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却将机体的异常进行夸张性表现,这就是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 躯体化是以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躯体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来发现,但患者却将它们归于躯体疾病。 躯体化 躯体化是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体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 躯体化与患者、家属甚至医师过度的、不恰当地关注躯体症状有关。 躯体化 Bobert Kellner认为:在抑郁或焦虑状态下对躯体症状产生疑病性的体验,随后出现对身体感觉的选择性注意,对疾病的害怕不断强化这种观念,继发焦虑 躯体化症状-常见症状 躯体化症状的表现复杂、多部位,可涉及任何器官和功能,可以模拟任何一种疾病表现。 常见症状:疼痛,疲乏无力,头晕,呼吸急促、咳嗽,心悸,腹胀、腹泻,行走困难,小便困难,“晕厥或意识丧失”。 躯体化症状-常见症状 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的伴随终生,患者常有社会功能下降、人格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ICD-10和CCMD-3中一个新增的疾病单元。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是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躯体形式障碍--标准 【症状标准】 :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躯体形式障碍--标准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 综合医院就医人群的30%-40%具有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这些患者最初多就诊于内、外各科,往往被误诊,继而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甚至探查性手术。 国内研究发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中,18.2%为躯体形式障碍,其中躯体化障碍占门诊总人数的7.4%。 国外研究发现,在基层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就诊人群中,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占就诊病人的16.7%。 躯体形式障碍基本特征 心理社会因素是PSD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条件 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是内在条件和基础明 明确的心理病理基础和心理生理机制 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 表现为多样的、反复的、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主诉 躯体形式障碍-病因 遗传:一些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患素质有关。 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是内在条件和基础 性格内向的人,特别是思维型和感觉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容易蒙受生活的各种事件的消极影响而罹患疾病 人格特征:常见于回避型人格、强迫性人格、自我挫败性人格、依赖性人格、边缘型人格。这些患者多为完美主义者、自我批评者,且有明显的不安全感、敏感、害羞和体力不足。患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躯体形式障碍易感人群 本病女性多见,发病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杭州出租车区域考试复习备考题库(含答案).docx
-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小升初 英语 试题(含答案).pdf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数学试卷.doc VIP
- 2024年机电一体化测试题库(附答案).pdf
- 本霍根的五堂课中文版.docx
- 门禁与身份验证:生物特征识别_(14).生物特征识别算法优化.docx VIP
- 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DFMEA模板-教学课件.doc
- 2023-2024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8讲功与机械能(含解析).doc
- 超星尔雅学习通《人人都能上手的AI工具》章节测试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