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量子力学导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波粒两象性 不确定关系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薛定鄂方程 算符与平均值 量子力学应用 波粒两象性 经典物理学中的波和粒子的概念 光的波粒两象性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实验验证—戴维孙—革末实验 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在刚性匣子中的粒子 波和非定域性 经典物理学中波和粒子的概念 粒子的描述:静态属性(颗粒属性)—质量、电荷、大小、自旋等。动态属性(轨道属性)—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 波的描述:某种物理量在空间的周期性变化(振动的空间传递),描述该变化需要波长、频率、速度、位相等。波具有相干叠加性,波长和频率不可以精确确定,要无限精确测定频率,需花费无限长时间;要无限精确测定波长,需在无限扩展的空间中进行。 波长和频率 光的波粒两象性 光的本性认识 16世纪,笛卡尔提出光的波动说 1672年,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 1678年,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 19世纪末,菲涅耳、夫琅和费与杨氏等人证实光具有干涉和衍射特性,验证了惠更斯的观点。后来麦克斯韦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由赫兹证实。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给出光子能量为hν 1917年,又提出光还有动量,P=h/λ 结论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在转移能量时显示出粒子性。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923-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设 物质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给出波和粒子重要的关系式:P=h/λ 普朗克常数的意义 是量子化的量度,即它是表征不连续程度(分立性)的标度 普朗克常数h 在物质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两种概念之间存在关联 实验验证—戴维孙—革末实验 1925年,戴维孙和革末利用电子在镍上的散射实验意外的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 实验验证—戴维孙—革末实验 强束的出射条件 德布罗意波和量子态 电子的波长: λ=h/p=h/(mv) L=nh/(2 π)=rmv 电子稳定运动条件:2πr=nλ n=1,2,…… 原子中电子波是稳定驻波 在刚性匣子中的粒子 由经典理论出发: 动能:Ek=mv2/2 周期:T=2d/v 由量子理论出发: 驻波条件:n λ /2=d, n=1,2,…….. 由德布罗意关系式:p=h/ λ,和非相对论动能公式: Ek=p2/(2m) 得到动能和动量均为量子化的: P=nh/(2d);Ek=n2h2/(8md2) *假设粒子为电子,d=0.4nm, Ekmin=2.3eV 最小能级间隔为6.9eV *假设粒子质量为9.1mg, d=4cm, Ekmin=2.3X10-41eV 最小能级间隔为6.9X10-41eV 波和非定域性 从德布罗意波的观点看,玻尔的氢原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德布罗意波被关在库仑势场中 电子动能为:Ek=n2h2/(8 π 2mr2) 电子总能量:E= n2h2/(8 π 2mr2) – e2/(4 π ε0r) 微分上式求得:r=a0n2 导出氢原子能量为: E1=-13.6eV/n2 不确定关系 不确定关系的表述和含义 不确定关系的简单说明 应用举例 互补原理 不确定关系的表述和含义 不确定关系(又名测不准关系) 1927年海森伯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量子力学角度来看,描述微观粒子的两个物理量(算符),如果不能对易,则不能同时被确定。 应用 分析玻尔的氢原子轨道概念 分析玻尔的氢原子轨道概念 电子的第一玻尔半径 r1=0.053nm 玻尔第一轨道速度及动量 v1=αc ; p1=m v1=mαc 动量的不确定度 假设动量不确定度为1%,则位置不确定度为2.6nm。 不确定关系的简单说明 由经典的波动概念可得:ΔxΔλ≥λ2 加入德布罗意关系: λ=h/p 得:ΔxΔλ= ΔxΔ pxh/px2≥λ2 推得:ΔxΔ px≥λ2 px2/h = h(单缝衍射说明) 应用举例 束缚粒子的最小平动能 电子不能落入核内(10MeV?) 谱线的自然宽度 互补原理 辞海解释 旧称“并协原理”,玻尔对量子力学中不确定关系的另一种表述,认为仪器应该分为测定位置和测定动量的两类,把这两种仪器的结果“互补”起来才能得到对粒子的完全认识,而同时用这两种仪器去测准同一粒子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双缝干涉假想实验) 阐述 互补原理从哲学的角度概括了物质的波粒两象性 不确定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概括了物质的波粒两象性 中国古代公孙龙的哲学思想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抚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物质波的本质是什么? 波函数——几率波的波幅(几率幅) 波函数为量子力学中描写微观系统状态的函数,在坐标表象中取形式:ψ(r,t) 粒子在给定时间、空间处单位体积中发现一个粒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docx VIP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VIP
- 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之板块模型.pptx VIP
- 05-吹瓶生产工艺Krones吹瓶教程.ppt VIP
- 中外合作办学的可行性报告.pdf VIP
- 2025年[指南]胃息肉 .pdf VIP
- 函数专题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5大题型).docx VIP
- 3.5.2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必修第一册) (教师版).docx VIP
- 2025年招标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df VIP
- 办公设备维保服务办公设备维保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