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村落文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民国时期村落文化研究 ——以海南省澄迈县马村为例 姓名:郭军强 学号:201648510055 系班:历史系1602班 指导老师:赵新平 TOC \o "1-4" \h \u 概述 1 一、村域区划 3 (一)地理位置 3 (二)村名由来 3 (三)村域变迁 4 二、抗盗寇 讨军阀 7 (一)抗御海盗 7 (二)反击外寇 8 (三)讨伐军阀 9 三、 经济建设 11 (一)由渔向亦渔亦农发展 11 (二) 商业 12 四、社会生活 15 (一)住宅 15 (二)婚姻 18 五、参考文献 20 PAGE 1 PAGE 1 概述 马村,亦名银题村、那儒村,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北部,濒临琼州海峡,三面环海。村的西北边有一个天然深水港——马村港,唐宋时期曾是各地商贾扬帆蚁聚的地方,海上交通枢纽。今已建有万吨以上泊位码头,是海南岛北部最发达的港口之一。 马村历史悠久,其始祖于宋靖康至建炎元年(公元1126—1127年)自闽兴化府莆田县甘蔗园村迁徙来海南岛,落籍马村至今已历经八百多年。沧海桑田,马村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由一个渔乡小寨,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城镇。 马村人多地少,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生产资料匮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居民难得温饱。特别是1928年以后,马村多次被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军围剿搜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村庄贫穷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拨专款购置生产资料,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1,年全村有121户,630人,有水田100多亩,干田300多亩,坡地400多亩。土改时,人均水田0.3亩,干田0.5亩,坡地0.7亩。村民以渔、农为业,司渔不弃农,务农不摈渔,走亦渔亦农的道路。日耕夜渔,勤劳敬业。80年代开始,随着区镇在马村的设置和市容的建设,海口马村火电厂、马村码头等单位相继在马村征地兴建,马村的主要劳动力逐步从渔业、农业向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转移。马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1999年,95%以上的村民摆脱了贫困,由贫困走向小康。这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天壤之别,今非昔比。 马村人民是富于革命斗争传统的人民。他们在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明清时代,马村人民协助官府加强海防,英勇地与海盗、外寇进行斗争。大革命时期,马村人民不但积极投入讨伐军阀的斗争,而且组织起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1928年,土地革命开始,马白山回村建立中国共产党马村支部委员会。从此,马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前仆后继,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的斗争。马村党支部经受住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为中国革命和海南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忆往昔,银题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马村莺歌燕舞盛;望未来,新港前程似锦展宏图。 一、村域区划 (一)地理位置 马村位于海南岛的北部,东经110°02′,北纬19°57′,距县城金江镇45公里;离海南省省会海口市28公里。东边与石瞿村毗邻,东北面与马村镇的包金村连成一片。南边与文音村和头甸村交界;西面的马岛与桥头镇辖区接壤,北面濒临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村辖地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 马村三面环海,北面是琼州海峡,西面为马岛湾,南面是前海。1994年,前海被征用后填为陆地,今只剩下一条航道通向花场。村南约二里地远有国社岭,其周围原为耕作区,现成为墓地。 在国社岭的北侧有潭漏溪,南侧有那脉溪,这两条小溪都只有三四公里长,由东向西注入马村港。 (二)村名由来 “马村”原名银题村。清·《琼州府志》记载,澄迈县都图分二乡,共领都三十九。恭贵乡领都十七。其中安调都银题村即今马村。银题村意为美丽洁白的村庄。 马村始祖初抵海南,首登三面环海的马岛时,眼前除了白茫茫的海水外,就是一片白色的沙滩。每当月明之夜,海水与天上的月光相映,波光闪烁,犹如仙境。马岛就像是一块美丽洁白的玉题(璧趟)。因此,在那里驻足以后,便取名为“银题村”。“银”为洁白,“题”《康熙字典》举[韻会]释义为“椽头玉饰曰璇题、玉题亦名璧珰。[汉]许慎撰《说文解字》释:“璧”,瑞玉圜也:‘珰”,华饰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是佩带的装饰;“珰”,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据墓志铭,马村始祖是一个读书人,有才有德,但淡泊名利而隐居不仕。他取村名很考究,用“银题”而不用“玉题”,更贴切马岛的自然环境。此村名一直沿袭至1943年,后因全村都是马姓,他称“马村”,遂成惯用村名,沿用至今。 (三)村域变迁 马村始祖是一个没有

文档评论(0)

郭军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