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南对内地化理论之质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人社會 移墾社會 內地化社會 土著化社會 荷治時代 自1624至1661年 被殖民台灣 殖民目的是商業性(16-17世紀殖民主義特色) 葡萄牙稱台灣為Formosa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荷治之前漢人可能到過台灣 荷治前台灣曾有東鯷、夷州、流求、大員等稱呼? ? 明鄭時代 自1661至1684年 採行寓兵於農政策 以農業為主的漢人移民區 奠定漢人移台之基礎 清治時代 自1684(康熙22年)至1895年 1684年施琅攻克台灣 清治時代台灣遍佈胥吏、官吏墨守成規、不事更張 康熙、乾隆年間對台政策屢禁屢鬆 1874(同治13年)之前採行消極開墾、之後採行積極開墾 1885年劉銘傳建省,奠定台灣近現代化基礎 清治時代台灣漢人的社會組織 官治組織:保甲制度 ? 以十戶為一牌、十牌為一甲、十甲為一保 ? 藉此監控、掌握漢人社會發展 民間社會組織:自然的、習慣上的鄉村組織,如祭祀圈、方言群、祖籍群 (按:日學者岡田謙原本主張祭祀圈、婚姻圈、市場圈合一,台灣人類學者獨立探討祭祀圈,故祭祀圈自有生命力) 內地化理論 史學家李國祈 研究前提:台灣在內地化之前是一個非內地化社會 研究對象:包括台灣所有住民(漢、番) 涵蓋層面:社會文化與政治的現代化 為何台灣的內地化等於台灣與中國本土社會同化? 陳其南對內地化理論之質疑:台灣內地化之時間究竟是在明鄭、1860-1870、還是甲午戰爭之前? 土著化理論 人類學家陳其南 研究前提:台灣在土著化之前認同(中國)內地組織 研究對象:只有漢人社會 台灣漢人社會向中國漢人社會模仿 台灣漢人社會是中國漢人社會結構之延長 台灣土著化社會比較接近涵化現象? 台灣如何由移墾轉型為土著化社會? 關鍵時期:1860-1870年,分三層面 分類械鬥:清初械鬥頻繁?清中、後葉驟減 1.康熙至嘉慶年間多以祖籍分類械鬥:閩粵械鬥(朱一貴事件)、漳泉鬥(蔡牽之亂)、頂下(廈)郊拼 2.同治、光緒年間以同族、同姓、同縣各鄉械鬥:彰化黃姓之間、嘉義縣各鄉之間 宗族組織: 1.族產:在道光年間大量設置祭祀公業 ? ? ? 分成合約字(唐山祖宗族、大公)與鬮分字(開台祖宗 ? ? ? 族、小公)=祭祀唐山祖轉為祭祀開台祖 2.宗祠:背公媽牌渡海來台,轉而為公媽建立宗祠 祭祀圈形成:(超)村落以某主神信仰為核心之人群組織 宗族組織 祖產 祖先牌位 沒有祖產就沒有祖先牌位? 屏東萬巒鄉客家劉氏宗祠 台中市林氏宗祠 祭祀圈形成 角頭 村落 超村落 超鎮域 旗津天后宮的祭祀圈? 寺廟發展意味政、經、社意涵 移墾社會與土著化社會之差別 越不穩定之移墾社會:以祖籍地緣或移殖性宗族為主,如中國海外移民社會(華南、新加坡社會) 越穩定之土著化社會:以本地地緣和宗族關係為社會群體構成法則,如台灣的漢人社會 對土著化理論的回應與挑戰 回應:台灣土著化社會是中國漢人社會結構之延長,二者社會結構相同,但社會發展過程與意義不同。 挑戰:台灣的社會結構不僅是漢人的社會結構,要瞭解漢人社會不能僅關照台灣漢人和中國大陸漢人之間的關係,尚要考慮同時存在的其他族群。如果土著化較接近涵化現象,那麼台灣漢人被中國漢人涵化時,也可能被非漢人之文化涵化,這部分陳其南的土著化理論無法解答,應另尋他路…… 漢人是什麼人? 漢人的人觀 漢化或平埔化的漢人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西拉雅族 頭社 五官特徵 漢化與日本化 ? 裝扮 西拉雅族 背景暗示 農耕 漢人的人觀 漢人的人觀不同於西方社會person與self 漢人由魂魄組成 ? 魂歸天、魄屬地 ? 魂乃靈魂、魄乃肉體 ? 三魂七魄(按:魂魄數量說法有異) ? 人死三魂各有歸向(祖先牌位、墳墓、地獄) 若人死後會投胎,子孫祭拜的又是誰? ? 漢文化中心主義與文化互動說 葉春榮 1997 葫蘆福佬裔漢人的祀壺信仰?一文 祀壺者一定是平埔族? 何以在葫蘆地方祀壺者多福佬裔而非平埔族?此地平埔族多信仰基督教 藉由福佬裔漢人祀壺,討論漢文化與非漢文化的接觸 拋棄漢文化中心主義、採取文化互動說 祀壺到底在拜什麼? 原是平埔族信仰 平埔族為母系社會 壺為祖先象徵 祀壺時要替換壺中清水、供品有檳榔、香菸、米酒、米糕、油飯(原本不燒香、不燒紙錢) 平埔族稱其祖先為阿立祖、太祖、太上老君 漢人稱平埔祖之祭祀對象為番仔佛 祀壺所在與土地公廟、有應公廟有何差別? 西拉雅族 頭社(位於台南) 公廨 拜壺與太上老君 田頭田尾與山神土地公廟? 有求必應之有(萬)應公廟 當漢人的魂魄觀與平埔族的祀壺信仰相遇 以葉春榮一文為例 今葫蘆(此為假名)地方有福佬裔與平埔裔 原平埔裔移居他地後福佬裔漢人進駐 平埔裔留下分散各地(一巢、一巢)的太祖 福佬裔承傳漢人之魂魄觀(鬼神能使人生病) 福佬裔認為「太祖落土有三丈」、平埔族是化外之民、太祖是化外之神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