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四种准静止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主要四种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梅雨的形成——江淮准静止锋,   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衣物容易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中国古代关于梅雨的记载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这些诗句描述了梅雨滋润着广袤的江南沃野,给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也指出了梅雨的发生时间。那么梅雨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太平洋暖空气在五六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前后,正当梅子黄熟的季节,天气常常特别阴沉,细雨连绵不断,有时还下暴雨。这种季节南方人称为“黄梅天”,气象学上称为“梅雨季节”。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 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也较高,物品容易发霉长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霉雨季节”。 除了我国以外,韩国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从大范围的气流场角度来看,梅雨季节是春季向夏季的过渡时期,也有人把它划成一个独立的初夏季节。因为梅雨一过,东亚地区的天气形势就进入盛夏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雨旱分布形势,也就变得和春季完全相反了。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中部地区,大约在东经110度以东,北纬27—34度之间。梅雨期以梅雨区中部的时间最长。上海多年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海,长达25天;武汉6月10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达 梅雨季节又正是南方水稻生长迫切需水的时期,但梅雨期雨量过大,又会引起洪涝灾害;梅雨来得过早,会影响小麦收割和贮藏;梅雨来得过迟,则会造成干旱现象。所以梅雨的迟早、长短和雨量的多少,对梅雨区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很大的。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当北上的暖湿夏季风与南下的干冷冬季风相遇,就会产生交界面,这叫锋面。锋面区域内,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较重的干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从而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夏季风势均力敌,使锋面雨带在这里摆动了一个月左右,因而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可见,梅雨量的大小,梅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所决定的。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预报梅雨的丰富经验。例如,“春暖早黄梅,春寒迟黄梅”,是说春季气温高低和梅雨迟早有关系;“发尽桃花水,必有旱黄梅”,是说桃花开花季节的雨量和梅雨期雨量有关系;“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是说隆冬季节东风多少和梅雨期雨量有关系。这些谚语目前仍然是气象工作者做好梅雨预报的一条重要线索。 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贵州高原 “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在中国华南和云贵高原地区常见到准静止锋,一般是由冷锋遇到山脉阻挡和适当的流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昆明准静止锋 400公里。锋后冷气较重而下沉并向南楔入暖空气底部,锋前暖空气较轻而爬升于冷空气之上,可以想象,这个锋?东南向,长约200?在冬半年(11—4月),云南高原上一般为干暖的大陆气团所占据,吹着温暖的西南气流,但在冬季西北风的带领下,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常不远万里南下而来,不过,来到云南高原便遇到了困难,一是这里平均海拔约2000米左右,滇东北的乌蒙山、滇西北的大小凉山,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另一个是经过长途跋涉,冷空气已经势单力薄,“人困马乏”,要翻越云南高原可谓是力不从心!更何况来自于盘居当地的暖气暖的阻挡也不容忽视啊!如此一来,冷气团只得在山坡前放慢脚步,徘徊不前,最后与“地主”暖气团划界而居,这个冷暖气团相交的界面呢,在气象上就叫锋面。锋面的位置自然是依据双方势力而定,平均地理位置云南沾益、贵州威宁以西,云南昭通以南,昆明的东北方,锋面常呈西北6天,长时可达1个月,因它之故,昆明与贵阳的年平均日照时数相差竟达11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