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这片土地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为了这片土地观后感600字
9月2日,在北方国际影城,我观看了电影《为了这片土地》。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重点剧本和影片,它果然分量足够,一如它的名字一样深情、厚重,感情真挚,扣人心扉;它综合运用动画、特效、航拍相结合的高科技手段,增强视觉效果及表现力,不负期待。
影片以全国十大最美”村官”——辽宁省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她三十多年来,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为己任,即使身患白血病,依然坚持带领一个欠债37万元的村子走上了富裕路的感人故事。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的今天,它生动而不枯燥,实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上品之作。
当生活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看你怎样体验和领悟。王桂兰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吃了那么多生活的苦——为了修路伤了母亲和五叔的心,为了村里事务少了对女儿和丈夫的照顾,工作中处理事情也曾遭受不解村民的刁难;……桂兰,这个普通女人,同样身为多重角色,家庭村务难两全,公平大局难兼顾,她有多少无奈有多少难言。但她,却收获了更多的甘甜。看吧,她的白血病,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为了给她凑手术费,村民纷纷出钱出力,有的甚至拿出了做生意的本钱五六万之多;面对支书任期届满去留,村民们发出内心的呼唤和挽留;她住院了,外面聚集了那么多心疼的村民;……这就是人间最暖心的真情。因为她真正把一颗心交给了百姓,她就住进了百姓的心,成了百姓心头的牵挂。因为她的心怀是坦荡的,终为百姓所明白理解,终于赢得更多的敬意、更大的支持和更真的爱戴。为人至此,做官至此,足以深深自慰了。
热爱生出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这片土地上一路走来,她为村民解决了多少大事小情已无从说起;村里经济、政治、村容等方面的全面改善给了村民自信、自豪和幸福感;她带领一个欠款37万元的负债村走上了富裕路,2011年村集体纯收入达50多万元,被评为锦州市”百强村”;……辽宁省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成为和谐社会新农村的标杆和典范。有她这样真正将百姓福祉放在第一位的领头人,真是正二村百姓的福气。
哲海涛
为了这片土地观后感1000字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门和局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锦州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同志先进事迹,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的相关要求,9月2日下午3时,军休二中心党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锦州北方影城观看了电影《为了这片土地》。
《为了这片土地》是根据全国十大最美”村官”——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的先进事迹改编,情节十分触动人心。 影片真实而深刻地塑造了王桂兰同志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为己任,带领一个欠款37万元的”负债村”走上了”富裕村”之路的故事。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的今天,它生动而不枯燥,实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上品之作。
影片的开始讲述了,王桂兰是在村里负债37万元,整个正二村非常的贫困,大量的年轻人离村去打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没有人照顾,往届的村支书遇见讨债的就躲,就跑,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接任村支书的,王桂兰毅然决然的揽下这37万元的债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表现了王桂兰这个看似瘦弱的女性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为了让正二村富裕起来,为了让百姓们对未来生活有信心,在各种矛盾、困难中,王桂兰决定在村里修路。虽然修路是为了全村好,可是仍有百姓不理解,不支持工作,在说服的自己的母亲、五叔、村里的李大爷后,终于把路修好了。王桂兰的亲人从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支持,这种转变也让她对于自己所进行的事业有了更坚强的动力了。然而在这个村才刚刚有了起步的时候,一个噩梦来临了,王桂兰被查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并且需要手术费30万元。这么巨大的数字,她一个小小的村支书怎么支付得起?然而,此时好心的乡亲们知道了她的病情纷纷捐款。但是,为了不欠乡亲们的钱,王桂兰拒绝手术仅接受保守治疗,并在之后的30年中一直与癌症抗争着。她的心中一直坚定的信念就是为了把村里的37万元的负债给还上。因此,让自己弟弟去学习培育豆芽技术,从中发现商机并无私的让乡亲们也学习培育豆芽的技术,并且以此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很快还上了37万元的欠款。同时,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没有人教育的问题,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表现出的了她的勇气和信念,以及一份浓烈的乡土之情,爱国之情。
为了让正二村富裕起来,王桂兰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更有着亲情,爱情。在影片的开头主人公自述:”在村里我敢说,这碗水我端平了;可是对自己的家人,我却不敢这么说。”开展工作之初的艰难,在闭塞的小山村里尤为明显。情分的天平上,王桂兰选择了对家人的亏欠。
为村里修路,年迈母亲在意的是苦心经营的菜园子,家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