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护理体会.docxVIP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护理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 与护理要点。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面神经麻痹 患者15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 果及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加以临床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 复的关键。 【关键词】周围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护理;体会 doi: 10. 3969/j. issn. 1004-7484 (s) .2014.03. 376 文 章编号:1004-7484 (2014) -03-1493-02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其中20-25 岁5例,25-35岁12例,35-45岁28例,45岁以上3例。 发病原因与诱发因素:风邪外袭,痹阻头面部三阳经脉,导 致面部筋脉弛缓失用,发为面神经麻痹34例,其中风邪夹 寒者6例,夹热者19例,夹痰者9例。本有正气不足者, 致气血运行无力,血瘀于面部脉络,经脉失于荣养,弛缓失 用成面神经麻痹者14例。其中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达6 年。症状、体征本组48例均为突然发病,其中额面松弛, 目睛外露,额部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口角歪斜, 偏向健侧3例,鼓腮漏气,口角下垂,口涎外溢者33例, 仅口角轻度歪斜者6例。另外,双侧均发病者1例,反复发 作者3例。 1.2临床治疗方法 1.2. 1风邪内阻者内服牵正散加减方[1]药用白附子、 僵蚕、全蝎(去毒)各等份,若偏于风热者酌情加霜桑叶、 金银花、连翘、菊花等;肝经风热者酌情加天麻、钩藤、菊 花、牛膝等;风寒夹痰者酌情加胆南星、制半夏、木瓜等; 若气虚血瘀者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将诸药粉为细末热酒 水冲服,每次3g, 3次/d。 1.2.2外治敷贴法马钱子粉0.3-0.5g,撒于风湿止痛 膏上,贴于患处,或交替贴于下关、颊车、地仓、太阳、阳 白等穴位,每2-3 0 1次。 1. 2. 3穴位注射取下关、颊车、地仓、曲池等穴,每 次1-2穴,针刺得气后注入药液1-2ml, 2次/d。根据证候, 药物可选用丹参注射液、黄罠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 B12注射液,也可肌肉注射,以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1. 2. 4康复治疗与调护 患者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就应 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如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 鼓腮和吹口哨等,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若眼不能闭者, 应戴眼罩以防眼部感染[2],并附以面部肌肉按摩及按压穴 位,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又能防止面部肌肉萎缩。同时积 极治疗原发病。 2临床护理 2. 1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减少外出,患侧面部避 免直接吹风,勿用冷水洗脸,外出时须戴口罩,避免受风寒, 防感冒。进食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含B族维生素丰 富的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豆类、糙米、牛奶、瘦 肉、肝、蛋黄及绿叶蔬菜、小米、发酵食物(如酸奶)、果 仁、香蕉等。 2.2进食时食物残渣易停留于患侧颊齿间,所以,患者 在进食后应尽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3对面神经麻痹的护理由于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 眼内感染,损害面神经麻痹患者角膜,因此,对眼睛的保护 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还应该 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 保护。 2.4面肌非常薄,且面肌瘫痪后常松弛无力,所以,在 患病后应该进行局部按摩。方法:对镜用手紧贴于瘫痪侧肌 上做环形按摩,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 环。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侧的面肌随意运 动,如皱眉、闭眼、吹口哨等。训练时可按节奏进行,每天 2-3 次。 2.5患者坚持每天咀嚼口香糖3-5次,每次在15-30分 钟,避免咀嚼过度,导致咀嚼肌疲劳。 2.6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外 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 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 物防止感冒。 2.7心理方面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 焦虑、恐惧的心情,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 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 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身 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3讨论 《灵枢经筋》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 目不开。颊筋有疼,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 收故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指出: 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歪僻不遂。”其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 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迟缓而发病。然足阳明之脉, 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 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 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