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鞍钢老矿山改扩建项目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为了满足鞍山钢铁集团老矿山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决定对鞍山地区的齐大山矿区、东鞍山矿区、鞍千矿区、大孤山矿区及弓长岭井下和露天矿,开展排土场、选矿厂、尾矿库等地下水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一)区域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调查区处于长白山脉千山支脉之西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鞍山市区东部至辽阳市东弓长岭矿区及海城、岫岩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向西北和台安逐步过渡到下辽河平原,海拔高度150-500m,坡度10-30°。地形切割深度在20-100m,河谷开阔平坦,谷地缓直且两侧残留有低矮残
2、地层与构造
(1)地层
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地层有太古宙表壳岩鞍山群变质岩系,早元古宙陆间裂谷环境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辽河群变质岩,以及大面积出露太古宙和元古宙花岗岩系和第四系,区内残坡积层发育,地表植被生长良好。
1)前震旦纪变质岩系鞍山群
地层走向145°~165°,倾向南西,地表与浅部多倒转为北东,倾角大于80°,总厚度大于500m。本群为矿区最老岩层,主要由含铁石英岩和片岩、千枚岩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
①、绿泥石英片岩夹石英岩层:绿泥石片岩为主,石英绿泥片岩为次,局部有石英岩。走向延长795至2800m,厚度0至200m,直接与混合岩接触,接触界线不规则。
绿泥石英片岩呈灰绿色,片状构造发育,主要由石英和绿泥石组成,有时含少量绢云母,在局部地段相变为石英绿泥片岩。石英岩分布于许东沟南山至东小寺一带。呈透镜体状,走向延长1000m,厚度10至45m,延深100至300m。该岩石为灰白色,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石英组成。时有绢云母、绿泥石和绿帘石。石英颗粒大小不均,绢云母与绿泥石不均匀分布,向上盘绢云母含量增多而相变为绢云母石英片岩。
②、云母石英片岩夹绿泥石英片岩薄层: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局部夹绿泥石英片岩薄层,全层走向延长1121~2125m,厚度0~60m。云母石英片岩呈灰白至浅灰色,片状构造,主要由石英和绢云母组成,时有绢云母量增含少量绿泥石的情形,偶有绢云母量超过石英而相变为石英云母片岩的情形。
③、条带状贫铁矿层:本层即著名的鞍山式铁矿层。主要由各种含铁石英岩构成,夹有各种片岩(石英绿泥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透闪片岩等)透镜体及一些零星小富铁矿体。本层纵贯全区,厚度波动在145~293m之间,平均为199m。
④、千枚岩夹条带状贫铁矿薄层:很少出露,绝大部分被辽河群和第四纪复盖,全层纵贯全区,厚度大于300m。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绿泥千枚岩、绿泥千枚岩等构成。局部有含铁石英岩。
2)辽河群
不整合复盖在鞍山群地层古地形的凹陷部位,广泛分布于浅部,大多数分布于铁矿层的南西侧,少数分布在铁矿层的顶部或北东侧。
全群地层走向140°,倾向SW,个别NE,倾角一般不大于45°。总厚度大于200m,在铁矿层上的复盖厚度平均为52m,最大为155m。全群地层有由南西向北东厚度渐薄,奔赴深度渐浅的趋势。
全群岩层以千枚岩为主,石英岩和砾岩较少。自下而上分为二层:
①底部砾岩及石英岩薄层:本层分布于铁矿层的顶部或两翼的浅部,走向延长100m至1700m,厚度1至10余m。自下而上为底部砾岩、石英(砂)岩。
②千枚岩夹石英岩及层间砾岩薄层:广泛出露,有时直接复盖在鞍山群和底部砾岩之上。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绿泥千枚岩、砂质千枚岩、碳质千枚岩组成,局部夹石英岩及层间砾岩。全层纵贯全区,厚度大于200m。
3)第四系
矿区广泛分布有第四系地层,主要是山前平原及古河床中,自然沉积。第四系地层以坡洪积物和冲积物为主,岩性多为粘性土、砂类土及砂砾等,厚度不均2-10m。
4)岩浆岩
①太古代花岗岩(γ1):黑云母奥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铁架山一带;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分布于齐大山一带。
②中生代花岗岩(γ5):细粒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和东南部。
(2)构造
调查区域构造属华北地台。矿区位于辽东台背斜、营口古隆起的边缘,鞍山复向斜北东部向斜之南东端的南西翼。燕山运动时,本区地壳强烈运动,东部褶皱隆起而西部断陷下沉,喜山运动这种抬升和下陷持续,形成构造格架和地貌形态的基本轮廓。区内构造发育,其矿山均分布在断裂带附近,其中西鞍山矿、东鞍山矿、大孤山矿沿寒岭断裂带分布,眼前山矿、齐大山矿则沿倪家台断裂带分布,据资料记载,这些断裂带活动期距今为1-30万年。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齐大山-鞍千山-大孤山-东鞍山调查区
(1)地下水类型与地下水赋存特征
区内地下水类型按地下水赋存特征,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上述两含水岩组上下叠加相互连通。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山间谷地中,其岩性主要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