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二十一 醉翁亭记
授课人: 冯 瑄
单 位:怀远县廖巷学校
时 间: 2016年11月28日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2.感受文章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2.“乐”为主线,前呼后应,严谨的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时所作。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心态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杂然而前陈者 交错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的样子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 在山上
临溪而渔 靠近,这里指在····旁
醉翁之意 情趣
已而夕阳在山 不久
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授新
(一)、请男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滁州城的地理特点:
2.亭的位置:
3.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4.自号醉翁的原因:
5.太守为何饮少辄醉?是真的醉酒了吗?
(二)、到底什么样的山水才能让人陶醉呢?请女生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找出本段中描写景色的句子,并说说
这样的景色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三)、请第三组同学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所写的几个场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滁人和众宾客们为什么可以尽兴的在山间游玩,喝酒玩耍呢?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
这与太守励精图治有关。
宾客们所以能在酒宴上尽兴欢乐,从侧面反映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反映了当时的滁州地区在太守的治理下政通人和。
4、“太守醉也”,太守因何而醉呢?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太守其实是因乐而醉。
他乐在把滁州治理好,老百姓过上了幸福快乐的和平生活,
自己的政绩卓著(即在他的治理想,人民生活安乐)。
(四)、请全体同学朗读第四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
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游的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
“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
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
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
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2、纵观全文,贯穿文章始终的是哪一个字?
课文那些地方写了“乐”?请同学们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几种乐?
(八)、本文以“乐”为线索,它与“醉”的关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和“乐”是相互统一的。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与民同乐。
小结
本文的主题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四、拓展延伸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
陶渊明《桃花源记》——“隐居田园”
刘禹锡《陋室铭》——“惟吾德馨”
周敦颐《爱莲说》——“独善其身”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民同乐”
作业
背诵课文
抄写并翻译第三自然段
板书:
二十一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
游人之乐
景——乐亦无穷 与民同乐 众宾之乐
禽鸟之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