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龙山时代陶鼎炭化残留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pdfVIP

河南淅川龙山时代陶鼎炭化残留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2卷 第2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2, No.2  2012年3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rch,2012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2.02.08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2)02-236-05 河南淅川龙山时代陶鼎炭化残留物的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①② ①② ① ③ ④ ①② ①② 郑会平 杨益民 宋国定 王 宏 何 努 胡耀武 王昌燧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 ① ② 与科技考古实验室,北京 100044;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州 51027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③ ④ 摘要  对河南淅川丹江沿岸龙山时代若干遗址出土陶鼎残片内壁残留的炭化物,开展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13 旨在揭示该类型器物所盛放或烹煮过的食物来源以及器物的用途。结果显示, C值介于 C 和 C 类植物之间,表 δ 3 4 明大部分器物曾烹煮过 C 和 C 类食物,根据该地区当时为稻粟混作区的状况,推测稻、粟可能是食物的主要来 3 4 13 15 源;结合 C与 N值表明部分炭化物的生物来源包括豆科类植物、食肉类动物或鱼类资源,说明先民的蛋白质摄 δ δ 取来源较为丰富。因此,当时陶鼎加工的食物种类并不局限于肉类,这表明了陶鼎使用功能的广泛性以及当时人 类食物来源的多样性,从而深化了对古代社会食物结构以及生存环境的认识。 主题词  陶鼎 炭化残留物 碳氮稳定同位素 食物来源 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   K878,P597    文献标识码  A 以基于动植物的碳、氮同位素分布模式来判别炭化 1 引言 [6,7] 物的生物来源 。因而,炭化物的碳、氮同位素分 陶器用于烹煮或盛放食物时,其内壁上将不可 析可以提供古代饮食方面的信息,能直接反映先民 避免地残存一些食物。由于受热或干燥缺氧条件下 的食物种类,还可间接揭示器物功能方面的信息,这 的长期埋藏,它们将自然降解并缓慢脱水炭化,最终 提供了微观食谱信息;而骨骼的碳、氮同位素分 [1] [8] 形成附着于器壁的可见炭化残留物 。陶器炭化 析 提供了宏观食谱信息———食物结构。 物分析是考古残留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提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时代,北方的农业形 供加工对象和器物用途方面的信息,可以弥补古代 态发生了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稻粟混作区的分布 食物埋藏后不易保存所带来的局限,在考古学中具 范围进一步拓展,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如陕西、河南、 有重要意义。 山西、山东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江南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